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11640112010148797A/2024-00022 文  号 生成日期 2022-06-15
责任部门 灵武市教育体育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政策文件
所属“五公开” 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灵武市教育体育局关于《灵武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号),结合灵武市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灵武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自治区体育局、教育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一)开齐开好体育课。全面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围绕课程目标和运动项目特点,精选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资源,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加强对近视眼、肥胖症、脊柱侧弯等青少年健康问题干预,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乒乓球、田径等基础体育项目运动技能,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提高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二)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合理安排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支持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内容优先安排体育项目。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军训,建立体育社会组织承接课外活动、体育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和课外活动等机制,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广泛举办体育冬夏令营,让学生的假期动起来。(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三)打造优势特色品牌。全市各中小学校要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科学安排体育课程内容,在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开展运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让每名学生在掌握“两大一小”(足球、篮球、乒乓球)的基础上,再个性化选择一种喜欢的体育项目,实现“两大一小”+X(排球、田径、羽毛球、跆拳道、体操等)多项体育运动技能发展模式,不断充实、丰富体育课程内容。积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青少年活动品牌,争取做到班有项目、校有特色、市有品牌,做大做强优势项目,全面融入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四)大力普及冰雪运动。开展冰雪进校园活动,大力普及冬奥知识、冰雪运动知识,借助冰上亲子活动、冰上龙舟、雪地足球等活动,开展冰上运动技能教学。通过观摩、体验、轮滑、滑轮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参与冰雪项目。适时举办青少年冰雪项目赛事活动,推动冰雪项目后备人才培养。(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五)广泛建立学校运动代表队。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加大投入和保障力度,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对训练成绩优异的学校,教育体育局在教师、教练员培训等方面予以激励支持。制定政策,对运动员、教练员的伙食、服装、参赛以及课外训练、组织竞赛等给予补贴。(责任单位:市教体局、财政局)

(六)创建校内学生体育组织。支持高中、人数较多的初中、小学成立体育俱乐部,乡镇、行政村等人数较少的学校成立体育兴趣小组,引领学生锻炼身体。鼓励各中小学班主任、体育教师兼职校内学生体育社团负责人,培养学生锻炼意识。(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七)贯彻落实体育考试政策。2024年起宁夏中考体育分值提升至70分,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方法有所改变。各中小学充分发挥中考、高考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改进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运动技能。(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八)创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整合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完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竞赛、师资培训等工作。结合“一校一品”“一校多品”,落实自治区“521”模式,即按照5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的比例,发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二、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

(一)统一赛事组织管理。教育体育局组织实施学生体育赛事,建立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跨区域(校级、县域、市级、自治区级)的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各学校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内比赛、周末参加校际比赛、假期参加跨区域比赛,逐步建立体育、教育部门互通共用的注册管理机制,信息共享、资格互认,创造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二)搭建稳定赛事平台。教育体育局选拔组队,完成全国、全区、银川市学生(青年)运动会备战参赛任务。成立灵武市代表团,参加自治区全运会和全区、银川市举办的青少年锦标赛、学生运动会、校园足球联赛等规定赛事。定期举办全市校园足球、篮球、乒乓球、田径等单项学生运动会。(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三)支持单项体育协会办赛。鼓励单项体育协会发挥专业性、权威性,积极创办高水平青少年赛事,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校和体育社会组织等范围内,根据运动项目开展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鼓励有能力的协会承办、协办自治区级及全国性青少年学生足球联赛、篮球赛、冰雪联赛等赛事活动。(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三、深化体校改革

(一)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围绕自治区竞技体育发展方向,巩固灵武市体校精英队员培训体系,重点发展田径、射击、摔跤、举重、足球等项目。推进与宁夏体育职业学院、宁夏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心建立训练协作机制,培养优秀体育人才。(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二)拓展业余体校功能。灵武市业余体校根据各学校特点,开展经常性基层指导、人才培养、遴选工作,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运动训练规律,指导学校科学安排训练计划,妥善处理好文化课学习和训练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打好专项运动能力基础,不断提高课余运动训练水平。办好体育项目试点学校,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三)保障体校教师待遇。确保体校教师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教练员培训、岗位设置比例、职称工资待遇等方面相应享受与灵武市中小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落实体校运动员、教练员训练服装、伙食补助、参赛和培训经费等政策。体校教练员兼职学校体育课教学、训练等,可按相关规定领取报酬。(责任单位:市教体局、财政局、人社局)

(四)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完善文化教育、拓展办学方向,持续深化体校与中小学校、体育社团合作办学机制,按照规定配齐配足配优文化课教师,提供更好教育资源,结合运动员参加日常训练、外出比赛的实际,设计多样教学方式,创造更好教育条件。(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四、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

(一)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加快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在场地、赛事、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和体育训练水平。制定社会体育俱乐部进入校园的准入标准,建立各体育项目俱乐部名录,引导学校与俱乐部双向选择、自主合作,为学校体育和青少年提供体育服务。(责任单位:市教体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

(二)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鼓励通过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缺少体育师资的中小学校提供体育教学和教练服务。鼓励教育体育部门和体育单项协会将更多赛事活动交由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承办,支持其在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责任单位:市教体局、财政局)

五、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

(一)配齐学校体育教师。教育部门组织专场招聘,安排优秀退役运动员到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教练员。支持中小学建立体育专业大学生实习基地,探索小学阶段文化课教师兼任体育教师等举措,解决学校阶段性、结构性体育教师、教练队伍不足问题。(责任单位:市教体局、人社局)

(二)提升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制定体育教师、教练员培训计划,定期开展轮训工作,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能力。依托国内体育高校、宁夏体育职业学院等院校,对体育教师进行运动项目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练水平。选拔各类体育教师、大学生、体育爱好者担任体育竞赛裁判工作,提高综合素质。(责任单位:市教体局)

(三)设立学校教练员岗位。支持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服务学校运动队建设。允许体育教师、教练员岗位双向交流。把教练员纳入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畅通职称评定渠道。完善学校教练员评价激励机制,对培养输送运动员、取得运动成绩等进行全面考核,形成完善的职业发展空间机制。(责任单位:市教体局、人社局)

六、强化政策保障

(一)加强场地设施共享利用。支持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存量土地和房屋、绿化用地、地下空间、建筑屋顶等兼容建设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鼓励各学校“用场地换服务”,引入体育社会组织,为学生提供更多公益性体育服务。(责任单位:市发改局、教体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

(二)加大经费投入。合理配置全市体育资源,统筹市财政、民政、人力资源、住建、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力量,积极对体教融合工作给予政策、经费、师资、场地等支持,增强保障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的服装费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运动鞋费用500元补贴;运动员服装和运动鞋费用均按照每人每年500元补贴。其中,市体育中心教练员、队员服装费和运动鞋费用由市财政局据实拨付;学校体育教师、队员服装和运动鞋费用由各学校自行承担。

业余体校在训队员(集训队员)、教练员伙食费按照每人每天30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

我市体育代表团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训练赛,财政每年初暂列60万元参赛费,年底由财政局据实核算拨付差额。

(三)营造青少年体育良好氛围。发挥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作用,加强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校园体育等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吸引更多青少年积极参与。推动体育文化进校园,鼓励家长积极参与青少年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家庭体育文化、营造体育锻炼氛围。强化体教融合示范引领,推广传播典型经验做法。(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体局)

七、加强组织实施

(一)政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市教育体育局履行体教融合主管责任,负责学校体育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发挥教育体育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强技术指导、行业支持和相关服务。市发改局、自然资源局负责统筹校园及社区体育运动场地设施的规划与实施。市财政局负责制定推动体教融合工作经费保障等相关支持政策。市委宣传部、文广旅局、融媒体中心加强体育城市名片宣传,统筹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市体育中心负责将学校体教融合工作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制定考核细则定期检查。各学校校长是体教融合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将体教融合工作纳入课程计划;各学校体育教练员认真履责,科学训练,甘于奉献。

(二)强化考核激励。把学校体教融合工作列入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内,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学校和个人按照《灵武市运动员教练员参加各类运动会奖励暂行办法》(灵政办规发〔2021]6号)进行表彰奖励。加强学校体育督导检查,建立科学的专项督查、抽查、公告制度和约谈、行政问责等工作机制,推动全市体教融合深入发展,开创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

八、征集时间:2022年6月15日至2022年7月16日

九、联系电话及邮箱:

联系电话0951-4021502,邮箱lwtyzhx@163.com。

现向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公开征求意见,期待您提出宝贵的意见。


                                                 灵武市教育体育局    

                                                   2022年6月15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