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11640112MB16479736/2022-00440 文  号 生成日期 2022-08-23
责任部门 灵武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重点工作
所属“五公开” 结果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灵武市政务服务2022年上半年运行分析情况的通报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我市按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自治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宁政职专办〔2022〕1号)和《银川市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施方案》(银政办发〔2022〕67号)精神,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迭代升级优化,建设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在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方面持续发力,在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上狠下功夫,在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上不断加码。现将上半年全市政务服务运行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运行情况

上半年,灵武市政务服务系统共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34.9万件,同比减少了25%。其中窗口办件30.6万件,占全市办件量的88%;各乡镇(街道)及村(社区)办件4.32万件,占全市办件量的12%;“一网通办”综合服务平台(宁夏政务服务网)办件量1.74万件,占比5%;全程网办办件量4.08万件,占比11.7%;掌上办办件量1.15万件,占比3.3%;截至目前,事项覆盖率为21.41%,环比增加了0.2个百分点。

图1:灵武市政务服务上半年月度办件图

图2:全市办件量占比图

图3:各乡镇(街道)办件量占比图

二、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分析

(一)办事效率监管情况

根据自治区反馈的数据分析,灵武市事项覆盖率稳步提升;超期未办逐渐减少但仍处于劣势,其中,街道办民生服务中心处理“超期未办”件积极,表现良好;好差评评价率处于中间,仍有上升空间,电子证照入库种类及数量仍有不足。通过与排名靠前的县(市区)比较,灵武市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二)“四项制度”落实情况

按照银川市《关于“改进作风 提升质效”深入落实政务服务“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延时服务”等四项制度的通知》(银审服发〔2022〕28号)文件精神,要求要切实把“严细深实勤俭廉+快”的工作作风落实到政务服务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但制度执行流于形式,重学习,轻落实,各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及政务大厅各窗口均未建立任务落实台账。落实“首问负责”制时,还存在学习业务知识不勤不精,服务群众不够耐心细致,开展工作不够扎实等问题,对自己知晓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政务服务事项,未精准有效指引到相应的办事窗口,服务还缺乏责任和“温度”。部分窗口还存在未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没有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办理事项的办理时限、办理程序和所需全部资料,也没有及时出具一次性告知单及书面受理通知等。部分窗口对“限时办结制”认识不足,自身要求不严,纪律性不强;基层执行限时办结制度较差,超期未办件相对较多。政务大厅各窗口落实“延时服务制度”情况良好,大部分窗口均能为办事群众延时服务。其中审批服务窗口延时服务11次、税务窗口4次、人社窗口2次等。

图4:各乡镇(街道)“超期未办件”占本域内“一网通办”办件量比重

(三)电子证照监管情况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证照统一入库压实数据归集责任的通知》,灵武市持续推进电子证照入库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入库45类电子证照6.4万个。

图5:电子证照月入库趋势图

(四)好差评情况监管情况

按照银川市《关于进一步压实责任改进作风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全覆盖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成立了灵武市好差评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灵武市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管理制度(试行)》,上半年,灵武市“好差评”评价次数总计25477次。其中,线上评价数2982次,线下评价数为22495次,好差评评价率95.58%,群众满意度99.9%,差评整改率100%。

三、存在问题

(一)工作人员精神懈怠,缺乏服务热情,作风建设不够扎实。

自全区政务服务系统绩效奖励取消后,政务大厅各窗口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纪律松懈,且窗口工作人员因长期在窗口高压下工作,对待群众咨询态度生硬,责任感弱,缺乏耐心,为民服务意识有所淡化,部分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出现迟到、早退、空岗等现象,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

(二)持续推进办事便利度,提升群众满意度还有待提高。

一是不动产窗口仍有群众扎堆、拥挤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压减办理时间。二是人社一体化平台已上线运行并与全区一体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但目前还未贯彻落实“好差评”制度,未启用“评价器”获取群众满意度。三是审批服务窗口“小一窗”还需进一步完善。未严格落实AB岗制度,没有在区域内完全实现“小一窗”,出现群众等人等窗口的现象。四是各窗口贯彻落实“告知承诺制、证照免提交、零材料办、一证(照)通办”等各项改革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等一等、靠一靠的思想,服务企业群众的意识有所淡化,政策执行能力有所欠缺,改革创新动力不足。

(三)创新优化基层政务服务对比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超期未办件较多。各乡镇(街道)在一网通办平台超期未办件较多,目前,郝家桥镇超期未办件125件,崇兴镇97件,梧桐树乡86件,白土岗乡35件,东塔镇28件,马家滩镇22件,临河镇9件,街道办3件(与办件量的占比详见图4)。二是综合受理、一站式服务缺少办法和措施。街道办与马家滩镇已实现“一窗综合”办件模式,其他乡镇缺乏主动性,未开展综合业务人员培训、培养工作,依然延续民政、社保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工作方法,缺乏综合业务骨干。三是代办员网上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由于缺乏管理考核和指导,部分村(社区)代办员对相关业务及系统依旧不熟练,如社保事项,部分代办员依旧不清楚如何填写申请表单等四是还未完全实现应进必进。部分乡镇依旧存在卫健类事项、民政类事项“应进未进、体外循环”的情况,且“民政、卫健专干”未纳入民生服务中心统一管理。

四、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持续加强工作人员纪律作风建设。以“规范、便民、高效、廉洁”为服务宗旨,弘扬“严细深实勤俭廉+快”的工作作风,践行“让群众办事更便捷、让政务服务更细致”的服务理念,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审批事项和办事流程,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二)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场所精细化管理。完善办事场所服务功能,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加强效能考核和精细化管理,优化窗口和岗位设置,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继续推行“综合窗口”“一站式”全科服务改革模式,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办、预约办、延时办、假日办、掌上导办、红色代办、绿色通道等特色服务,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和质量,打造群众满意的办事环境。

(三)持续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改革。继续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整合基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政务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基层赋权运行管理,完善基层代办服务机制,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更多群众热切关注的民生服务事项就近办。

(四)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四项指标”。全面贯彻落实区、市两级关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相关决策部署,按照《银川市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四项指标攻坚行动方案》要求,紧紧围绕政务服务“办件覆盖率、好差评、电子证照入库、限时办件”四项指标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四项指标”,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