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116401123178066435/2023-00070 文  号 生成日期 2023-08-23
责任部门 灵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所属“五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灵武市工信局2023年一季度工作总结暨二季度工作计划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上半年以来,市工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创新发展战略,不断发展壮大“1535”生态经济体系。依托“强素质强服务强担当强斗志”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目标,拼字当头、实干为先,推动各项工作举措落实落细。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经济发展,推动新型工业新进展

一是经济运行延续向好态势。围绕龙头骨干企业产能发挥情况、企业运行、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产量等关键指标变化情况,逐月监测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5月,灵武市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9%,位列全区第二位、银川市第一位。预计1-6月,灵武市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加大“小升规”企业培育服务力度,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指导中粮、富杨、福兴神农成功升规入库,助力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提档升级。

二是项目建设延续向稳节奏。深入落实重点产业包抓和项目推进机制,结合自治区、银川市项目建设“五比”及灵武市项目“五抓”“五提”活动要求,及时跟进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023年谋划实施重点工业项目30个,总投资180.3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40亿元,已开工项目24个,1-5月份灵武市市属项目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同比增长28.4%。我局负责2023年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26.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57亿元,上半年计划开工项目8个,已开工项目8个,开工率100%。新增中科环保垃圾焚烧发电厂热效率提升及绿色环保技术改造项目、国能灵武发电3号机组DCS国产化改造等2个开工项目,1-5月份完成投资1.18亿元。

三是招商引资延续向好因素。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条延伸,围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抢抓新能源、新食品、新材料等产业风口期,对标全市投资计划,着力加强循环经济、现代纺织、绿色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项目招引。赴浙江、安徽等地实地考察对接优质项目,加大浙江海亮铜产业精深加工、福莱特光伏玻璃、安徽达诺乳制品深加工等项目引进力度,紧盯中粮现代养殖全产业链项目、丰盛集团肉鸡食品全产业链项目等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夯实发展后劲。

(二)聚焦深化改革,开创转型升级新局面

一是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信息化发展。深化工业智能化转型。组织市属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制造、企业上云、两化融合诊断工作,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为实现工业自动化奠定坚实基础。持续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中科环保申报2023年度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和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壮大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加快5G基站建设,上半年新建5G基站45个。推动新澳羊绒、中科环保等2家企业成功入选2023年第一批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组织申报2023年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我市共有8家申报2023年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完成亿美乳业、瑞银有色2家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推荐上报工作;指导2014-2022年认定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完成系统信息更新工作,为后续复核提供数据基础。积极开展中再资源、昊王米业绿色工厂及丹富粮油数字化车间推荐上报工作,自治区工信厅已对中再资源、昊王米业绿色工厂进行现场核查,丹富粮油数字化车间已进入公示名单。

二是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组织召开灵武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企业环保意识。拟定《灵武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三年(2023-2025年)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推动固废综合利用工作取得实效。协调解决红石湾、任家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前期手续问题,推动项目取得新进展。1-5月,我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69.2%。全力推动工业节能增效。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完成瑞银有色年产十万吨再生铜综合利用项目申报自治区2023年淘汰和化解过剩产能现场核查工作;配合银川市工信局对瀛海水泥开展节能监察,促进企业加强节能管理,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规范节能审查流程,协助灵武市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项目通过银川市节能审查;组织开展工业节能降耗培训,提升用能企业能源统计工作质量。加快企业绿色化转型,组织中再资源申报2022年银川市绿色化转型项目补助;邀请工信厅与行业专家对灵浩工贸废钢行业准入进行现场指导;组织开展2023年度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指导中再资源完成2022年度自查工作。1-5月,灵武市市属规上工业能源消费8.7万吨标准煤,能耗增量1.2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16.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3.8%。预计上半年市属规上工业能源消费11.3万吨标准煤,能耗增量2.2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24.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5%。

(三)聚焦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硬保障

一是推进企业服务举措,解决经济发展难题。开展“入企问需、入企问困,为企解忧、助企发展”活动,每月协调市级领导带队深入企业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解决问题困难。1-6月,协调解决各类问题64条,其中生产要素供给领域25条、金融领域5条、政策扶持领域15条,企业经营领域19条,助推工业企业稳定生产。开通“9871-就帮企业”企业服务热线,为企业提供多样化服务。印发实施《灵武市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实施方案》,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激发企业发展动力。

二是坚持惠企政策引导,凝聚经济发展合力。召开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企业服务环境提升推进大会,兑现工业发展奖补资金2174万元,惠及企业105家。其中包括灵武市2022年度《关于进一步推进投资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民营企业共计兑现资金1967.2万元,为灵武市工业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注入强劲发展动力。编制印发《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汇编》,并通过政策解读会、送政策上门、“为民办实事”开放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解读,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截至目前,争取上级部门到位资金2617.46万元。

三是强化人才资源支撑,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召开灵武市工业领域重点企业人才工作座谈会、人才政策解读专题培训会,解读灵武市“1+3+N”人才政策,帮助企业了解掌握人才优惠政策,扩大我市工业人才享受政策范围。结合“春风行动”招聘会、“招才引智”双选会活动,帮助解决新澳羊绒、亿美生物、中再资源等企业招工难问题及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扩充企业人才队伍。举办“才聚灵州 引领未来”高层次人才沙龙活动,邀请20余名企业家代表和高层次人才,围绕企业优势资源、人才引进服务需求等方面交流座谈,共话发展,为灵武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共同谱写人才强市新篇章。

四是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稳定经济发展形势。提高站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通过党组会、专项会议进行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部署,召开工业领域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培训会议,签订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34余份。开展“五进”、“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咨询日”及事故警示教育,强化干部群众及企业职工安全与应急防范意识。突出重点,以专项行动排隐患促整改。上半年以来,根据市安委办相关工作部署,先后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工信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工业领域及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等。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20家37次,排查隐患89处,整改72处,整改率达80%,提出督促建议66条。

(四)聚焦党建引领,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严格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上半年召开13次党工委会研究部署党的建设工作,推动党建工作责任高质量落细落实,年初党工委书记与各支部签订党建、党风廉政、意识形态工作目标责任书12份,做到“重点突出、量化透明、责任到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四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上半年共开展各类集中学习61次、专题研讨8次、观看专题电教片20次、讲党课2次,撰写心得体会56余篇,收集“为民办实事”意见建议12条,精准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工、技改、政策兑现等实际问题,开展“老带新、强带弱”结对帮扶活动,签订承诺书12份,着力提升年轻干部能力素质与干事本领。以巩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为载体,发挥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引领作用,党员干部按照包扶联系规模以上企业及项目名单,结合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等工作,定期深入企业,走访企业60余次,组织党员及干部开展交通劝导、“星期六文明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150余人次;组织召开离休党员张开江同志“在党70年”政治生日活动,弘扬爱老敬老的光荣传统,向优秀老党员看齐,争做优秀共产党员。高质量完成“共驻共建”工作,投入5424元为朔方路社区购买室内可折叠乒乓球桌一套,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运行调度,推动经济稳定增长。深入开展“千名干部包千企”“入企问需、入企问困,为企解忧、助企发展”活动,密切关注云耀、中再资源、晨宏科技、亿美生物、中粮饲料、富杨食品等重点企业原料供给、产品销售等生产经营变化情况,对企业存在的供应链不畅、订单不足、资金周转困难、用工短缺等问题,想方设法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力促重点企业稳定持续生产。完善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加大服务力度,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运行情况,积极对接企业及统计部门,加大企业入规指导帮扶力度,力促蒙牛、艺虹、鸿盛达等企业尽快进规入库,发挥作用。

二是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项目落地落实。加大项目引进力度,紧盯尚佳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昆工科技年产2000万kVAh新型铅炭长时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江苏清源工业废盐综合利用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全程做好跟踪服务,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夯实发展后劲。推进华电风电场“以大代小”增容更新202MW风电项目、国能灵武公司银川供热应急热源等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促富杨年产13000吨乳粉及乳制品生产加工项目、亿美生物乳清洁升级改造示范项目、艺虹包装智能工厂建设等项目尽快全面投产达效,形成产值贡献。谋实谋细华信达果蔬汁饮品深加工扩建及智能化包装改造、国能浙能锅炉低温省煤器、干渣机、制粉系统改造等下半年拟实施项目,力促早落地、早开工,形成项目梯次建设、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是提升服务质效,护航企业稳步发展。持续做好中央、区市有关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兑现工作,修订调整我市政策,并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及范围,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解读政策,提高企业知晓度。扎实开展相关惠企政策兑现工作,打通惠企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让各级各项政策惠及广大企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宣传解读《灵武市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实施方案(试行)》,收集全市规上企业亩均税收、增加值、能耗、用水量等主要指标,为开展绩效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四是加快转型升级,助力产业提质增效。加快5G基站建设。推进灵武市“工业产业大脑”建设,搭建全市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智能“指挥系统”,实现数智赋能,助力灵武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培育高层次本土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对辖区内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精准梳理摸排,筛选一批发展前景好、知名度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基本符合“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的企业,建立后备培育库,加强政策引导、跟踪指导和培育服务。

五是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结合“双碳”目标,制定《灵武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发展,鼓励企业产能减量置换,规范节能审查流程,对能耗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新建项目进行节能审查。配合银川市对东义镁业等高耗能企业开展节能监察,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提供坚实保障。鼓励中科环保、新澳、舜昌等重点用水企业创建节水型企业;帮助如意生态、瑞银开展节能诊断,挖潜节能空间。联合督查重点产废企业,检查企业固废产生、运输、去向台账信息及企业实际利用情况。鼓励科技创新提高固废附加值,实施生态恢复治理项目,全面提高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六是抓好人才建设,激发人才干事活力。探索建立工业企业人才信息库,加快推进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配合教体局等相关部门加强与灵武市职业技术学校等职业院校对接,定向培养纺织等专业技术人员,解决长期用工问题。邀请专业人员组织和指导企业做好人才引进、培养等工作,进一步做好引进人才的服务保障。加快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新兴产业人才的培育;配合人社等部门做好全市工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技术开发、推广、服务、引进以及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活动;跟进人才政策的优化调整,及时宣传,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做好各级人才项目推荐上报工作,让企业和人才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发挥人才第一资源支撑作用。

七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定期走访企业党支部,为非公企业党支部发展排忧解难。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始终把业务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载体,通过业务工作实践党的主张,以“强素质强服务强担当强斗志”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打造“发展企业娘家、服务企业管家、产业提质行家型党组织”,推动各项重点工作有力发展。推进“党建专干”和“企业骨干”的双向交流,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党员“评星定格”等工作开展。搭建“党员示范岗”“服务先锋岗”等比学赶超平台,引导党员找准定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建活力,推动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同心同向”,真正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