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灵武市审批服务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19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2024年,灵武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银川市、灵武市关于法治建设工作要求,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法治助力创新政府治理、优化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灵武市营商环境综合便利度2020-2024年连续五年位列全区第一方阵,获评“2023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市、区)”国字号荣誉;新政务大厅于2023年11月启用,服务场地总面积10000平方米,可办事项1186项,设立窗口100个,进驻部门30个,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民、规范、廉洁的政务服务环境。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理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严格落实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任务分工,坚持一体推进依法治市、法治建设、普法治理各项工作,制定并印发《灵武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八五”普法规划》《2024年灵武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晰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相互配合、有序推进的工作局面。二是完善法治工作制度保障。坚持推进“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修订《灵武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普法责任制“四个清单”》,不断夯实法治根基,压实普法责任,将法治实践与改革工作相贯通,为纵深推进改革夯基垒台、固本培元。三是抓牢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治国重要理论、宪法、民法典及与行政审批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等列入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及领导干部年度学法清单,常态化开展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会前学法。2024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4场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内容,例会会前学法6场次,学习行政审批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切实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

(二)落实普法教育,持续深化法治宣传阵地建设。一是提升干部职工法治素养。充分发挥行政审判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行政机关领导干部旁听庭审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2024年,共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旁听庭审活动4场次,18名干部职工参加了旁听,有效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云端”普法宣传教育。依托网络平台和政务新媒体开展普法教育,提前完成年度干部网络培训任务和国家工作人员无纸化考试任务,全员参学参考。三是延伸普法宣传“触角”。发挥政务大厅宣传优势,在电子屏每日播放普法内容,重点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治常识;在“12.4”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行业法律法规宣传时间和节点,结合活动主题,全年开展面向社会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次,以发放宣传折页、读本和知识讲解等方式,向群众普及宪法、民法典、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反有组织犯罪法、优化营商环境等法律知识,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三)强化法制监督,扎实推进严格执法规范审批。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履行职责。一是严格实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2024年本单位共有执法人员8名,其中取得行政执法证8名,2024年行政许可办件量为3509件,通过灵武市政务服务网及公开各类行政执法信息各3000余条;二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规范文字记录。把行政执法文书作为全过程记录的基本形式,根据行政许可的种类、性质、流程等规范执法文书的制作。推行音像记录。2020年,我局采购4台勘验记录仪,现场勘验时进行音像记录。强化记录实效。建立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信息收集、保存、管理、使用等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全过程记录信息在案卷评查、执法监督、评议考核、舆情应对、行政决策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工作中的作用;三是进一步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我局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和印发规范性文件、签订合同协议等事宜之前,一律先委托政府聘请的法律顾问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核,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合规的,不得提交会议讨论、做出决策。2024年法律顾问共审查合同12份、出具法律意见书18份、审查政策性文件6份。

(四)提升审批质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提质争先,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新飞跃。印发《灵武市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三年(2024-2026年)行动方案》,围绕60项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开通优秀企业线上线下“双绿色通道”专区,畅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电话“4020042”,协调解决企业合理诉求,开通以来,办理涉企诉求20件,咨询电话300余件,办结率100%。力保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二是多点发力,项目审批跑出新速度。项目备案、施工图数字化审图等实现全程网上办理,施工许可等事项电子证照实现同步发放,截至目前,已通过工改系统并联审批410件,办理电子审图62件,发放施工许可电子证照63件。推行无纸化报建审批,截至目前,已办理无纸化项目审批106件。大厅设立企业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编制《灵武市工程建设项目报批一本通》,将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全景化展示,全方位服务重点项目。三是先行先试,优化市场准入展现新作为。企业开办3小时内即可完成企业全流程业务,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在册经营主体22212家,其中,企业6904家,网办率达95%以上。持续推行企业注销简捷化,今年以来,全市共注销经营主体600户,节约费用5.5万余元;依托“数字化无人审批”办理端口,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转变为系统智能审批,截至目前,共通过智能审批214件;对《药品经营许可证(零售)》等先行先试“免申即办”,截至目前,共办理免申即办243件。四是精准落实,政务服务取得新突破。进一步优化线下办事环境和配套设施,依托全区“一张网”,县乡村三级云网一体化运行,今年以来,全市“一网通办”7.2万余件;全面落实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办理,部署灵武市开办美容美发店(养生馆)“一件事”,设置“一件事专窗”。目前,已实现“开办餐饮店、退休(灵活就业)”等28项“一件事”落地见效并常态化办理,全市办理各类“一件事”7500余件。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局主要负责人全面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困难和问题,形成了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主要负责人带头学法用法。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和党组会会前学法制度,领学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内容,坚持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绝大多数”,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法行动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审批服务、改革创新始终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三是推进责任落实。将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列入年终述法内容,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展和班子成员依法履职情况,认真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强化责任分解和督促调度,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全面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均经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后作出决定。

三、存在问题

2024年,灵武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制度建设还需完善。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在增强一线审批人员依法行政思维、法律风险防控意识和主动预防能力方面还需深入研究谋划,相关法治建设制度需要更新完善,工作措施有待进一步创新。二是普法宣传的实效性、精准度有待提升。虽按照本部门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开展普法教育,但对一线行政审批人员的“定制化”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较少,法治宣传教育与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等各项改革工作的结合力度仍需深化。三是法治队伍建设仍需加强。缺少专门的法制机构,涉及法律法规数量众多,工作人员法律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法律顾问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一是压实法治建设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紧盯法治灵武市建设总目标和法治政府建设新要求,全面细化分解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着力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始终将普法与依法行政贯穿日常各项工作之中,不断提升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宣传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法规,推广典型案例和成功实践,督促各成员单位严格落实《灵武市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三年(2024-2026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壮大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人员力量,积极承担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职责,确保我市营商环境综合便利度持续位列全区第一方阵。

三是擦亮政务服务金字招牌。以企业和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核心,建立部门协同、业务融合和数据共享的工作机制,实施灵武市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改造提升项目,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为抓手,打造模范政务大厅和最优服务环境。推行“行政办事员”持证上岗、政务服务礼仪培训,实现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稳定化,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规范、便民、高效、廉洁的服务,持续擦亮“灵周办”金字招牌。

四是精准服务重点建设项目。成立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专班,联合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开展专项督导,督促提升工作质效。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对全市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研究梳理,实行集成审批,保障各类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