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市政府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现将《灵武市2019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灵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9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灵武市2019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自治区、银川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部署,统筹推进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总体规划,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夺取全区黄河杯一等奖为总体目标,突出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项重点,推进河湖长制、生态绿化、污染防治3个结合,取得农村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沟、渠、田、林、路、庄点全面配套,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脱贫攻坚精准到位4项新成效。
二、建设任务
(一)持之以恒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大沟、渠、田、林、路、庄综合整治配套力度,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的灌、排、行难及基础设施薄弱等突出问题。一是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4.52万亩,重点治理片区15个,涉及全市9个乡镇(场)25个行政村;新建片区11.15万亩,其中:崇兴镇1.45万亩,郝家桥镇1.6万亩,白土岗乡1.5万亩,灵武农场2.6万亩,梧桐树乡2.2万亩,东塔镇1.8万亩;巩固提高片区3.37万亩,其中:梧桐树乡1.5万亩,马家滩镇0.3万亩,临河镇0.52万亩,郝家桥镇0.9万亩,大泉林场0.05万亩,东塔镇0.1万亩;新增渠道节水灌溉面积3.47万亩、喷滴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5万亩,建暗管排水9630亩,砌护支斗渠33.47公里、农渠135.34公里,清淤整治支斗沟道84条135.13公里,清挖农沟1475条939.2公里、支斗渠106条173.41公里、农渠1793条1262.98公里,整修生产路2619条1868.56公里;动用土方218.2万方,劳动力47.21万工日,投入机械5.87万台班;补植补造绿化面积9200亩。二是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工程,土壤治理达到20%。完成机深翻16万亩、机深松5万亩、秋施肥11.5万亩、秸秆还田13.5万亩,指导好2.1万亩设施农业冬季生产,做好秋冬季畜禽补栏和疫情防控工作。三是突出干群共建,营造全社会参与农建的浓厚氛围。充分发动群众,组织动员全市机关干部积极投入农建工作,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四是有序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已建设完成的高效节水区、扬水灌区及自流灌区基础条件好的支干渠灌域率先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学习借鉴自治区、银川市试点区经验,结合我市条件探索出可复制、易推广的改革模式。五是抢抓机遇,实施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结合我市灌区水源性、工程性缺水的特点,把“节水、挖潜、配套、治理”理念贯穿农建始终。
(二)坚持不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好“村庄清洁行动秋冬季战役”,聚焦重点,加大村庄“脏乱差”问题整治力度。一是加快美丽村庄建设。优化村庄布局,打造特色小镇,有效解决农村居住分散、环境脏乱及房屋闲置、基础设施配套落后等问题,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完成21个美丽村庄、21个示范村庄、28个整治村(站)、18个示范社区建设,加快推进“六大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统筹推进脏乱差治理。全力做好“三清一改”清洁行动,完成垃圾中转站建设任务,配备垃圾箱(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0%以上。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结合创建森林城市活动,对骨干道路、沟渠和村庄、广场、庭院农田、林网进行补绿增绿,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和运维管理。维修乡村道路45条,新建农村公路22公里,全面实现“四好”农村公路的建设目标。二是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先易后难”的工作思路,规划引领、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如期完成8693户年度改厕目标。三是全面完成“四个零直排”。完成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及改厕任务,建设乡镇公共厕所4座,村级公共厕所17座,建设畜禽粪污处理站2座;完善4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小集中、大集中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零直排;全面实行“出户上山入园”,禁养区(水源地)养殖场全部清理退出(郝家桥镇4家、崇兴镇1家),限养区未搬迁的,全部安装粪污处理设备,实现养殖场粪污零直排;加大乡村企业污水监测力度,确保达标排放,乡村企业(临河镇2家、马家滩镇3家)全部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乡村企业污水零直排;完成70个村级活动阵地、27所农村中小学及12所公办幼儿园、196处宗教活动场所(其中:东塔镇9处、崇兴镇56处、郝家桥镇65处、临河3处、马家滩镇10处、梧桐树乡18处、白土岗乡21处、街道办14处)污水处理设施安装调试,实现村级活动阵地、学校、宗教活动场所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零直排。
(三)统筹推进四项工作,全面攻坚深化。一是毫不放松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坚持守河有责、守河尽责,完善“一河(湖)一档”,落实“一河(湖)一策”,压实各级河湖长对河湖管理的组织领导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动、高效运转的联动推进格局。开展“四大节水行动”。持续开展“农业节水领跑、工业节水增效、城市节水普及、全民节水文明”节水行动,大力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和高效节水灌溉,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2以上,重点行业节水型规上企业达到70%,节水型机关达到95%,节水型事业单位达到85%。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整治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突出问题,加快建立河湖环境治理与司法保护协作协同机制。推进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完成重点河湖管理范围划界确权(其它河湖完成总任务量的80%以上),加快建设河湖划界确权管理信息系统,与河长制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互通共享。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及直接入河湖排污口监管。加大对城乡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排放监管,实现在线监测全覆盖,健全城乡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第三方抽检制度,对超标排放单位和企业从重从严处罚。加强水生态建设。实施黄河湿地生态恢复工作,加强黄河流域滩涂、湖泊等各类湿地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积极稳妥做好黄河河滩地退出收回及生态恢复工作。二是全力以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按照《中共灵武市委办公室 灵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任务清单的通知》(灵党办发〔2019〕8号)要求,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攻坚106项任务。切实做好秸秆禁烧、养殖场异味扰民、散乱污治理、裸漏土地、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等工作。抓好第四污水处理厂土建工程和尾水湿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12个河道水质在线监测站点调试和西沟、东沟、大河子沟、南干沟、总干沟、东沟入黄口及其他边沟等监测工作。积极争取自治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补助资金,推进马家滩镇镇区污水排水管道、东塔镇园艺村富民庄点生活污水收集、白土岗乡火城子村污水收集管网及崇兴镇新华桥污水综合处理等项目建设。大力建设配套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力争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垃圾分类处置,提高全市固体危险废物信息化监管水平,实行固废和危废网上申报制。三是坚持不懈抓好生态绿化建设。严格落实《灵武市生态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3.45万亩生态林建设任务,加快二代林更新改造,开展田间防护林整治,在农建片区及骨干沟道主干道路两侧开展修枝抚育13.3万株,涂红刷白30.8万株,植树造林面积3850亩,补植补造绿化面积9200亩。四是坚定不移打好脱贫攻坚战。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巩固提升村集体温棚71栋、群众自建温棚335栋,做好奶牛托管技术指导和圈棚流转,带动移民增加收入;硬化道路10公里、铺设电力线路8公里、安装变压器6台;完成贫困村沟道建设400米、砌护斗农渠46.5公里、新建泵站1座,配套各类建筑物2900座。
三、进度安排
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自8月1日启动,11月30日结束,分四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8月1日-8月25日)。乡镇、部门成立组织机构,层层动员部署,制定2019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和建设任务。
(二)组织实施(8月26日-10月31日)。召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动员会议,组织发动全市机关干部和群众按照确定的重点片区规模、任务及目标,全面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河湖长制、生态绿化、脱贫攻坚、环境综合整治、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任务。
(三)自查自验(11月1日-11月15日)。做好收尾、整修工作,完善资料,迎接银川市和自治区验收。
(四)考核验收(11月16日—11月30日)市农建指挥部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对乡镇、部门“六项任务”进行考核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确保质量。指挥部要建立健全奖罚机制,制定考核细则,实行以奖代补。2019年全市农田水利建设计划投资 1.4329亿元,其中:争取项目资金8227.87万元、申请政府奖补资金1380.89万元、群众投工投劳4721万元。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求,统筹做好沟渠清理整治,早动员、早部署,切实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工作格局。要建立完善农民投工投劳监督管理制度,统一安排,确保质量和规模,打造示范方精品工程,达到建设一片、见效一片、带动一片。
(二)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协同推进,做到“四个”结合,即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攻坚战及河湖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定任务、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定奖惩,做到一个规划抓到底、一个标准验到底、一个片区干到底。
(三)督导问责,强化成效。成立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玉斌为组长,政府副市长杨国龙、政协副主席郭峰任副组长,陈丽娟、宋建华、李学军、孙学福、吕学智为成员的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查小组。督查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李学军同志兼任,负责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落实好具体工作。督查小组要切实履行督导、协调、问责职能,建立跟踪督查制度,实行一周一督查一通报、半月一评比工作机制,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河湖长制、生态绿化、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污染防治等6项任务督查,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同时将督查结果作为兑现奖惩、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广播宣传、悬挂标语等形式,营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浓厚宣传氛围,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到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绿化、环境综合整治、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中,掀起大干快上、冲刺攻坚热潮。
附件:1.2019年农田水利建设重点治理区域分布表
2.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表
3.2019年骨干沟道治理表
4.2019年农田水利建设任务分解及考核评分表
5.2019年河湖长制工作任务分解及考核评分表
6.2019年生态绿化工作任务分解及考核评分表
7.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分解及考核评分表
8.2019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任务分解及考核评分表
9.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分解及考核评分表
10.2019年秋季农业三项任务分解及考核评分表
11.2019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河湖沟道巡查、农村人居环境及改厕包抓责任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