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市政府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现将《灵武市2019年城乡生态园林绿化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灵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4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灵武市2019年城乡生态园林绿化建设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部署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生态立区”战略,加快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全面加强森林抚育,奋力营造优美环境,创造绿色财富,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多元化运作,构建以沿黄绿化带引领、城市建成区绿化为核心、城乡交通主干道绿化为轴线、乡(镇)村(社区)绿化为基础的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的城乡一体化生态建设格局。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以优化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为目标,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灵武。
二、目标任务
优化提升“山、水、田、林、湖”生态本底,构筑银川东部生态屏障;全面建成湖泊湿地水系岸绿,实现绿道系统全域覆盖;提升绿化景观,构建“枣博园引领、多公园棋布”总体绿化格局;优化以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为骨干的城市公园体系,健全以风景名胜区、绿道、湖泊湿地为主的郊外公园体系;推进赏花基地、长枣基地提档升级,深入实施“增花添彩”“提韵添香”工程,实现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季季有彩,营造“城乡绿景、山丘绿屏、水岸绿网、道路绿荫”的森林生态格局。
全市完成生态治理7.35万亩,开展森林资源管护85.7万亩。高标准完成自治区、银川市下达绿化指标,确保营造林合格85%以上,核实率95%以上,森林火灾受灾率低于1‰,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2‰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8%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 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达到20.18%。
三、重点工作
(一)推进保护母亲河绿化行动。
1.实施大河子沟生态治理工程。采用“截污控源、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环境监管”的综合治理措施,对七里沟水库上游(磁甜线向南500m处)至入黄口处长约56公里的两岸进行生态绿化、防风林带建设、植被恢复及支沟生态治理。围绕“三条红线”推进大河子沟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河流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在2018年已完成整治1.05万亩、造林7500亩的基础上推进2019年大河子沟沿线生态治理,完成造林绿化3500亩,主要树种为刺槐、香花槐、旱柳、沙枣、侧柏、红柳、山杏等。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白芨滩管理局、水务局、临河镇、
东塔镇
2.提升滨河绿道绿化质量。依托现有的黄河沿岸绿地资源,建设黄河沿线滨河绿道,将黄河文化融入到滨河绿道建设中,形成独具灵武特色的绿道文化。新建滨河绿道、亲和绿道13.3公里,田园绿道补植补造5公里。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交通局、水务局、临河镇、
梧桐树乡、崇兴镇
3.实施黄河湿地修复建设项目。建设东至滨河大道,西至黄河河岸线,北起银川黄河大桥,南至苦水河黄河护岸林,对26.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滩涂、林地、苗圃、农田和水体进行生态提升,新建黄河护岸林长7.84公里,绿化面积835.5亩。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水务局、临河镇、梧桐树乡、
崇兴镇、北沙窝林场
4.做好河湖水岸安全治理。完成圆疙瘩湖灾后绿化工作,新造林植树9400余株,完成秦渠、东沟2条水系防护林带绿化495.45亩。配合宁东管委会做好大南湖生态绿化,在保护水系沿岸现有的林木基础上,采用近自然水岸绿化模式,搭配种植水生植物进行保护,减少渗漏,防止崩塌,保障水库、水系安全运行。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水务局、东塔镇、崇兴镇、临河镇、
马家滩镇、梧桐树乡
(二)推进沙化土地治理覆绿行动。
1.实施防沙治沙工程,使沙漠覆绿。巩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成果,采用草方格灌木林造林模式,大规模增加以柠条、花棒为主体的沙生植物绿量。完成营造林0.9万亩,其中:灌木林造林0.1万亩,退化林分改造0.8万亩。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白芨滩管理局、大泉林场、
北沙窝林场
2.实施防风固沙林建设。采取更换造林树种、改良技术措施、多季节造林结合等方式,完成未成林补植补造3.4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利用自然更新和自然修复,恢复森林植被、提高灌草覆盖度、改善沙区生态环境。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白芨滩管理局、大泉林场、
园艺试验场、北沙窝林场、各乡镇
3.完成林业专项工程建设。完成自治区下达“天保工程”森
林资源管护、种苗行政执法及质量监管、中央财政森林抚育、中央财政退化林分改造、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中央财政造林项目、森林植被恢复费造林项目、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林草生态建设工程年度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白芨滩管理局、马家滩镇、
白土岗乡、临河镇、东塔镇、大泉林场、
北沙窝林场
(三)推进城乡园林绿化品位提升行动。
新建及改建提升城乡公园绿地、裸露地块、小区绿地、校园绿地、企事业单位绿地、城区主干道路绿道等,城乡居民绿道拥有率达到1.2公里/万人。
1.提升城区绿地景观品质。改造提升枣博园一期、兴唐苑、银杏园、薰衣草庄园等9处公园绿地,提升建设面积1931.1亩,完成滨水小游园、机场北生态公园等4处新建绿色福利空间面积432.75亩。栽植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兼备的乔、灌、草本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完善各类公园服务设施,适当增加文化雕塑、艺术小品、自然教育宣传栏、植物标识牌等,丰富景观形式,提升生态服务价值。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综合执法局、街道办、东塔镇
2.提升城区绿地总量。以建设“三横、四纵、环城”的城区绿道网络体系为抓手,规划新建灵州绿道、南薰绿道、东盛绿道、环城绿道4条城区绿道长16.60公里,对城区22块裸露土地进行植绿,面积807亩,种植苗木10.64万株。开展森林社区、森林单位、森林园区建设评选与示范。巩固现有居住区绿化基础,加强对老旧居民小区的提升改造,进行“拆墙透绿、拆违建绿”,对枣香苑、民生佳苑、枣园湖畔A区、劳务移民安置小区、水清苑等103个小区进行绿化提升改造,栽植侧柏、桧柏等常青树35.92万株,栽植海棠、紫叶李等花灌木19.85万株,种植马莲、月季等地被19.84万株。对职教中心、一中、二中、五小、七小等41个校园进行绿化提升改造,栽植侧柏、桧柏等常青树4.5万株,香花槐、枣树、垂柳、碧桃等乔木2776株,榆叶梅、连翘、月季等花灌木15.61万株。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综合执法局、街道办、东塔镇、
高新区管委会(再生资源产业区块)
3.夯实乡村绿地基础。完成15块乡村裸露地块植绿,面积183.2亩,种植苗木9.73万株。其中:种植侧柏、桧柏等常青树4072株,种植新疆杨、旱柳、刺槐等乔木5429株,种植榆叶梅、连翘等花灌木1.47万株,种植马莲、景天等地被7.31万株。对乡镇建成区主要入口进行标志性节点绿化,结合各乡镇特色搭配园林小品、花坛、雕塑、宣传标识等,突出乡镇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处面积2000m2以上的公园绿地。在主要街道进行绿化提升改造,对现状道路行道树进行补植补栽,并配置灌木与草本地被以增加绿化覆盖效果。加快乡村小微公园建设,利用白土岗乡枣岗子村、梧桐树乡史壕村等村庄内空闲地建设乡村小微公园15个,为村民提供休闲、交流、集会和运动的公共绿地空间。新建梧桐树乡、白土岗乡等乡村小微公园绿地183.24亩,改建提升秦渠公园绿地345亩。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各农林场
4.建设森林村庄。在适宜绿化的乡村道路及沟渠沿线,种植1-2行优良乡土树种。以大树、古树、风景林为场地基础,以各户庭院为单元,积极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和宅旁空地进行庭院绿化。结合村民的绿化种植习惯,在面积较大庭院可选择观赏性较强的乔、灌木树种和草本、花卉,或具有经济效益的果树品种;在面积狭小的庭院可选择盆景或垂直绿化增加绿量。共计划栽植云杉、桧柏、旱柳、刺槐等乔灌木137.97万株。完成建设森林村庄24个,其中东塔镇2个、崇兴镇5个、郝家桥镇5个、临河镇3个、马家滩镇1个、梧桐树乡2个、白土岗乡6个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各农林场
(四)推进主干道体系绿化行动。
以银西高速、古青高速、银西高铁等线形绿化空间为主体,打造沿主干道路防护林带。加强抚育管护,及时补植补造,优化群落结构。
1.扮靓主干道路绿化节点。以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及高速公路、国省道、城市主干道等道路交汇点为主体,建设绿化节点。增加具有观赏性的乡土绿化植物种植比例,提升绿化景观品质,设立可反映灵武生态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小品、雕塑、构筑物等,展示城市风貌。改建S12古青高速灵武东出口、S3银昆高速灵武北出口、S3银昆高速灵武西出口3处城郊绿化节点540亩。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交通局、各乡镇
2.开展铁路林带建设。对银西高铁、太中银铁路和大古铁路沿线进行沿线林带建设,完成两侧林带建设1000亩。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交通局、东塔镇、崇兴镇、
郝家桥镇、临河镇、梧桐树乡、白土岗乡
3.优化国省道林带建设。乔灌草多层次搭配,花果叶多形态结合,对已绿化的路段林带进行专业化管理和养护。新建银昆高速两侧林带16.1公里,绿化面积1305亩,完成补植补造1.6公里,绿化面积144亩。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交通局、灵武农场、各乡镇
4.强化城乡道路林带建设。完成城乡道路黄河路延伸线、新杜路、下白路、灵胡路等7条道路两侧林带建设,共计75.56公里,绿化面积5535.3亩。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交通局、灵武农场、各乡镇
5.美化林荫道路建设。对城区内现有道路绿化进行全面提升改造。结合道路红线和立地条件适当拓宽绿化带宽度,在主、次干路沿线和城区交通节点处实施景观改造,优化植物配置,强化景观效果。其中:新建林荫路1条(南熏路)长2.76公里,改建林荫路4条(灵州大道、西平街、东盛路、朔方路)长17.24公里。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综合执法局、街道办、东塔镇
(五)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
1.建设灵武长枣产业体系。以优化灵武林业产业结构为目标,以灵武长枣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灵武长枣产业体系建设。对现有灵武长枣多功能产业园和长枣低效产业园进行改造提升,面积2.26万亩,做好1万亩灵武长枣标准化基地建设工作。新建灵武长枣标准化示范园10个,面积2000亩。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2.建设经济林示范基地。以白芨滩林场、大泉林场、崇兴镇、郝家桥镇、白土岗乡为重点区域,以改造和新建两种途径并举,建设经济林示范基地,增加全市绿色经济效益,促进灵武市经济林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3.补植灵武长枣。在乡镇补植灵武长枣苗木75.5万株,其中:东塔镇7.5万株、临河镇9.6万株、梧桐树乡3.2万株、崇兴镇2.6万株、郝家桥镇11.8万株、白土岗乡5.5万株、大泉林场10万株、北沙窝林场5万株、园艺场5.3万株、白芨滩林场15万株。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各乡镇、各林场
(六)推进林草资源精细化管理行动。
1.城乡绿化养护工程。全面推行社会化养护管理模式,用“工匠精神”养林、管林、护林。结合我市绿地的类型、规模、景观要求以及养护管理难易程度,将城乡3.92万亩绿地按网格划分片区,实行“三定”管理,即定范围、定养护标准、定奖惩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各乡镇、各农林场
2.强化依法治林。严格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保持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依法打击各类林业违法犯罪行
为,加强林地占用征收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各乡镇、各农林场
3.做好森林草原防火。认真落实森林及草原防火责任制,加强防火设施装备、人员队伍、现代科技和信息平台建设,确保少火险、零火灾。建设草原火情监控站,确保打早、打小、打了。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各乡镇、各农林场
4.落实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完成长枣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示范4万亩、臭椿树绑扎捕虫网4万条、杨柳榆槐蛀干害虫打孔注药3.2万株及修枝抚育综合防控、叶部害虫防治3万亩次、苹果蠹蛾防控0.65万亩、鼠兔害防治5万亩。开展以性信息素防治枣园有害生物400亩、沙蒿木蠹蛾性诱剂防治1万亩,提供硫磺粉15吨,指导群众熬制石硫合剂防治病虫害,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草原虫鼠害防治任务。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各乡镇、各农林场
5.继续加大草原执法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偷牧、乱采、滥挖、破坏草原围栏设施及非法占用草原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草原征占用审批、草原执法程序及麻黄草管理工作。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各乡镇、各农林场
(七)做好全市重大项目服务保障。
1.完成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树木移植。制定树木移植方案,会同审计局、发改局、财政局核定树木移植量及规格,完成灵白路(新杜路至白土岗乡段)、林秀苑二期北侧、水木灵州转盘南侧等重点工程地段的树木移植工作,移栽地点为灵胡路等片区。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
2.完成2019年城乡绿化苗木、花卉单价采购。依照政府采购程序,经评标委员会认真评审,按照“以所报苗木最低价、品种最多的供应商为中标企业,剩余苗木单价以所有投标企业最低
单价为标准执行”的中标要求,在灵武市采购中心对绿化所需74个品种296个规格的苗木单价进行公开招标采购。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
3.完成原再生资源园区退出区域生态恢复1856亩。栽植苗木20万株。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白芨滩管理局
(八)重点工程。
1.实施灵武长枣农产品集散中心项目。建设灵武长枣集中交易场所,建设面积74740平方米(约112亩),总建筑面积26250平方米,包括集散大厅、冷库、消防水泵房、垃圾转运站、广场及停车场等,于2019年6月完工。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北沙窝林场
2.实施海峡两岸宁台现代农业技术交流合作示范中心项目。是我市2018年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之一,主要包括海鱼陆养、新型农产品的培育、展示,中草药种植、兰花培育、草莓种植等,建设地点灵武市北沙窝林场果园四队,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于2019年12月完成建设。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文投公司
3.实施2018-2020年生态绿化暨创森项目。实施城区健身步道项目、滨河大道自行车骑行道项目、灵韵花园(中兴街G307游园)项目,于2019年6月完成。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街道办、综合执法局、
北沙窝林场、崇兴镇、临河镇、梧桐树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市城乡生态建设指挥部,各乡镇也要成立对应的领导机构,将生态绿化提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工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市委宣传部、文旅广局、各乡镇、街道办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城乡生态绿化行动的重大意义。将造林绿化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增强公民造林绿化意识,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自觉绿化美化自家的房前屋后及居住的庄点。将4月作为全市“植树活动月”,发动全社会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三)明确职责,高效落实。自然资源局负责开展城乡树木修枝抚育及移植工作,进行苗木、花卉采购,指导各乡镇、各部门科学种植、科学养护、科学管理。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各项绿化工程的立项、备案、验收。审计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负,做好各乡镇、各部门、各农林场绿化工程的核量、审计。财政局负责做好政府统一采购及资金保障等工作。街道办负责各住宅小区绿化。文旅广局负责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水务局负责保障绿化供水。各乡镇、农林场负责各自责任区绿化工程的具体实施和养护管理。各有关树木移植单位负责做好核量、报批工作,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施工。苗木供应由各用苗单位申请,自然资源局统一调配。
(四)强化督查,细化考核。在全市范围内评选森林小镇、绿色村庄,对获得“园林式单位”“绿色村庄”“ 森林小镇”称号的单位和个人及有突出贡献的造林绿化主体给予奖励。市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自然资源局要加大督查力度,并将督查结果在全市进行通报。市考核办将城乡生态绿化行动工作列入目标绩效考核内容。
附件:1.灵武市2019年城乡生态园林绿化建设任务分工表
2.2019年各乡镇、农林场绿化统计表
3.灵武市2019年城乡裸露地块绿化任务表
4.灵武市2019年居民小区绿化提升改造任务表
5.灵武市2019年教育系统春季绿化任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