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11640112010149140L/2022-00094 文  号 生成日期 2022-12-05
责任部门 灵武市统计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重点工作
所属“五公开” 决策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经济运行总体向好 稳中有进 --2022年1-9月灵武市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落实促进稳定经济大盘的系列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向好,稳中有进。

一、总体运行情况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1-9月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33.1亿元,居全区首位,同比增长8.1%,居全区4位,居银川市2位,增速比1-6月提高了1.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14.5亿元,居全区9位,居银川市3位,同比增长18.3%,居全区1位,对GDP贡献0.4个百分点,增速比1-6月降低了5.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54.8亿元,居全区1位,同比增长9.1%,居全区8位,居银川市3位,对GDP贡献7.5个百分点,增速比1-6月提高了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3.8亿元,居全区9位,居银川市5位,同比增长1.2%,居全区19位,居银川市6位,对GDP贡献0.2个百分点,增速比1-6月降低了1.8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工业持续增长。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24.8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较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区和银川市3.3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区第6位、银川市2,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居全区第4三大门类看。三季度,全市采矿业实现增加值76.5亿元,同比增长1.5%,拉动规上工业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67.4亿元,同比增长13.0%,拉动规上工业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80.9亿元,同比增长20.0%,拉动规上工业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从支柱行业看。三季度,全市重点行业五升一降,增长行业强有力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增长1.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37.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2%;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73.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4.8%五大增长行业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95.9%拉动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增长11.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看。三季度,全市轻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4亿元,同比增长60.6%,拉动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2.4亿元,同比增长10.7%,拉动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增长10.4个百分点。从民营企业看。得益于宝丰、宝利、宝廷等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三季度,全市民营企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40.3亿元,同比增长23.0%,高于全市增速10.9个百分点,上拉全市规上工业增速6.9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大、中型企业看。三季度,全市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360.3亿元,同比增长11.2%,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9.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83.7%,是全市工业增长的主力军。

(三)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1%,增速比银川市(8.6%)高出15.5个百分点,比全区(11.4%)高出12.7个百分点。其中,市属固定投资同比增长36.0%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4.0%,增速较上半年提高8.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7.0%,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4.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0.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62.8%,增速较上半年回落33.1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投资强势带动下,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5.8:70.2:24.0调整为4.0:88.8:7.2从工业投资看。今年以来,在蒙牛、中粮等重点项目的有力支撑下,全市工业投资不断提速加码。1-9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7.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88.8%,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0.0个百分点。分领域看,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13.0%,下拉全市工业投资增速0.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4.8%,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速4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69.9%,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速17.1个百分点。从大项目看。今年以来,全市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一个个重大项目拔地而起、有序推进。1-9月,全市在库计划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40个,完成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6.3%;全市在库计划总投资1-10亿元项目133个,完成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2.6%;全市在库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1亿元项目54个,完成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8%从民间投资看。今年以来,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全市市场主体投资热情得到释放。1-9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0.7%,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9.6%,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7.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2.2%,占全市民间投资比重93.2%。从今年新增入库项目看,13000吨乳粉及乳制品生产加工项目、中环灵武马家滩300兆瓦光伏复合项目等工业投资项目成为民间资本投入的高地。

(三)消费品市场逐渐回暖。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额27.09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较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二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比全区低0.3个百分点,比银川市低0.5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实体店关停面大,经营艰难维持。

(四)财政高速增长。据财政局统计,1-9月份,市属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亿元,居全区3位,居银川市3位,同口径增长34.8%,居全区2位,居银川市1位。地方财政税收收入28.2亿元,同比增长26.1%,增速比1-6月提高了5.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84亿元,同比增长1.6%,比1-6月份下降了6.8个百分点。

(五)金融高速运行。据人民银行灵武支行统计,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1.6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比1-6月降低了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1.1亿元,同比增长29.6%,增速比1-6月提高了10.5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对GDP贡献0.2个百分点。

二、当前存在问题

(一)第二产业方面。一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前20强完成产值1267.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83.2%,同比增长33.4%上拉全市产值27.6个百分点,但拉动力较去年同期降低6.5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主要能源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影响小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3.92%,较全部规上工业低6.25个百分点,小微企业盈利能力较差,经营面临困难较大。受“9.20疫情和去年四季度基数走高的影响,四季度规上工业增长压力陡增。二是建筑业存在市场竞争力不强,专业结构单一,当年新项目占比少等问题。截至9月底,在库建筑业企业19家,比上年增加3家。全市没有一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二级资质企业11家,三级资质企业8家,使得企业投标、竞标的范围与承揽工程规模受到限制。1-9月,建筑业总产值同比下降3.1%,对经济增长反向拉动。

(二)第三产业方面。一是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发展后备动力不足。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2.8%,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仅为7.2%二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影响较为明显。1-9月,公路运输业总周转量增长1.7%,航空运输业总周转量下降43.4%,在公路和航空的影响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8%三是社会消费品市场低位徘徊。我市现有零售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既缺乏大规模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百货商场超市商贸企业带动,又没有集餐饮、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导致消费发展后劲不足增长乏力,消费结构单一,缺乏特色。1-9月,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1%四是商品房销售低谷震荡。1-9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4.17%;销售额3.28亿元,同比下降48.3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5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79%,销售额2.84亿元,同比下降34.56%。影响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五是非营利性服务业下降明显。1-9月,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调整因素,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同比下降2.5%,影响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下降1.6%以上负增长的四项指标,反向拉动GDP0.4个点。

三、几点建议:

(一)聚焦项目建设,挖掘新的增长点对标自治区九大重点特色产业,围绕全市“1535生态经济体系产业开展精准招商把准招商“方向盘”,科学规划,开展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下大力招引项目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能可持续发展和“专精特新”企业,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增长点。加大重点企业走访服务力度,建立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积极协调帮助企业整合资源开拓市场,重点推进蒙牛乳业(宁夏)有限公司乳制品生产建设项目、艺虹环保包装智能工厂建设项目、中粮饲料(银川)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8万吨饲料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

(二)加大建筑业扶持力度,吸引建筑企业在我市注册。一是培育壮大企业,鼓励企业晋升资质。加大建筑企业的扶持,支持其既做好本地项目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又鼓励其“走出去,努力拓展外地建筑市场。同时,实行政策倾斜,对有市场、竞争力强、行业口碑好的小建筑企业予以相应的融资、市场准入等政策扶持,促进其做大做精、向更高资质方向发展。二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纳企业落地注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出台外地建筑企业在本地注册公司的优惠措施,使其承接在我市的项目,推动建筑业发展壮大。三是吸引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举办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会,交流会,提升专业技术人才业务能力。同时优化政策,吸引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落户当地企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加大第三产业投资,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亟需更多的扶持政策和更大的投资补给。同时,要增强投资吸引力,加大第三产业软、硬设施的环境建设,大幅提高增量,扩大存量,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水平。促进消费市场和消费水平共同发展提高。伴随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加大金融资源的投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消费氛围,吸引消费流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