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11640112010149140L/2022-00041 文  号 生成日期 2022-04-28
责任部门 灵武市统计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重点工作
所属“五公开” 决策公开,结果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经济稳步增长 人民福祉增进--2022年一季度灵武市经济形势统计分析报告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一季度,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工业原材料供需波动不断,全市积极调动各要素共同发力,实现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双丰收,展现出先行区、示范市的风姿。

一、2022年第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5亿元,同比增长4.0%,增长速度比目标低4个百分点,未完成目标任务。 第一产业增加值3.7亿元,同比增长36.1%;第二产业增加值143.38亿元,同比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9.42亿元,同比增长5.1%。

(一)规模以上工业平稳运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其中宁东增长3.6%,灵武市属增长18.2%,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比全年目标高8.2个百分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29.2%,其中宁东增长18.2%,灵武市属增长61.1%,市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速度比全年目标高51.1个百分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慢。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9亿元,同比增长3.2%,增长速度比全年目标低4.8个百分点,未完成目标任务。

(四)能耗实现“双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下降4.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3%。

、全市经济运行展现“亮点”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较去年同期回落10.4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回落0.8个百分点。经济运行波动较小,经济大盘保持在平稳增长区间。

(一)第二产业引领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第二产业的支撑下又上了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14.9%,比去年全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占银川市29.3%,比去年全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看,灵武经济展现出区域优势。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2.2:86.1:11.7。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7个百分点,对经济贡献率67.9%。

(二)奶产业引领农林牧渔业快速增长

随着《宁夏九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地实施,全市奶产业进入快车道。奶牛存栏12.0万头,居全区第2位,居银川市第1位;奶牛存栏同比增长83.8%。奶产量12.8万吨,同比增长115.6%。自2021年至今,在奶产业的带动下,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续5个季度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7.0%、15.6%、11.7%、10.9%和36.1%

(三)工业投资引领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2%,居全区第5位,居银川第3位。其中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1%,居全区第2位。从投资项目看,一季度在库项目共311个,同比增长38.8%;其中,市属在库项目共123个,同比增长64%。从投资结构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24.7%,占全市总投资比重5.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3 %,占全市总投资比重81.0%;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5%,占全市总投资比重13.3%。工业投资支撑有力。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3%,占全市总投资比重81.0%,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4个百分点。

、全市经济运行突出“稳”字

(一)春小麦生产平稳,畜牧养殖成果丰硕

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全市播种春小麦2.0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0.9%。猪出栏2.45万头,居全区第7位,居银川市第1位;牛出栏0.88万头,居全区第10位,居银川市第1位;羊出栏16.68万头,居全区第3位,居银川市第1位。奶产量12.8万吨,居全区第2位,居银川市第1位。

(二)工业生产平稳,“压舱石”作用明显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35.5亿元,居全区第1位,同比增长5.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103.7%。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1.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平稳。在规模以上工业24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58.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8%,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同比增长3.8%,制造业同比增长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同比增长13.8%。从产品产量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45种产品中,30个工业产品产量保持着稳定增长。

(三)服务业平稳发展

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长5.1%,高于全区和银川市1.2个百分点。一季度服务业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七大服务行业中有五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批发零售业增长15.3%,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2.1%,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0.8%,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9%。

、全市经济运行展现“好”字

(一)经济质量效益向好

1.金融活力强劲。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71.2亿元,同比增长16.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29.1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中长期贷款121.7亿元,同比增长13.2%。

2.财政调控能力增强。地方财政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52.4%,其中,税收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80.3%,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79.8%。地方财政支出21.5亿元,同比增长12.0%。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得到改善。一是企业利润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48.4亿元,同比增长59.2%二是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8%,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同比减少7.9元。三是企业负债下降。规模以上工业负债同比增长0.5%,比上年同期低4.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7.4%,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二)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1.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87元,增长5.9%,居全区第2位,居银川市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84元,居全区第1位,增长7.3%,居银川市第1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分别高于银川市1.4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2.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1亿元,用于民生支出占到64.5%。其中,城乡社区支出5.7亿元,同比增长6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亿元,同比增长30.4%;教育支出1.4亿元,同比增长39.7%。

3.就业形势稳定。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06人,同比增长23.9%,完成自治区下达3500人目标的34.5%。农村转移劳动力10701人,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2.25万人的47.6%。

4.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据国家统计局银川调查队统计,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比1-2月高0.5个百分点。

、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工业生产呈现回落态势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同比下降3.4%,产成品库存增长38.6%,应收账款增长18.4%,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28.5%。宁东工业生产明显放缓,对全市工业产生重大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比1-2月回落了2.9个百分点,其中,宁东同比增长3.6%,比1-2月回落了0.5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招工难”“融资难”依然存在

通过企业经营景气情况问卷调查表汇总结果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在“招工难”和员工流失快的问题;有贷款需求的企业因银行贷款门槛过高、手续繁杂、条件苛刻等,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三)建筑业持续下行

建筑业延续了去年下行态势,一季度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同比下降50.5%。主要因素:一方面建筑业上年同期基数较大。另一方面市属建筑企业在项目竞争中有一定的难度,业务量不大,建筑行业持续走低

(四)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第一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低于全区平均水平37.3个百分点。

(五)消费品市场低位增长,消费外流严重,农村市场低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其中城镇增长5.5%,乡村下降1.8%,城乡差距7.3个百分点。全市消费外流现象加剧。一是线上外流,网络购物对传统零售的冲击加大。二是线下外流。我市地处吴忠和银川之间,交通便利,一定程度上导致零售及餐饮行业的消费流失。

(六)商品房销售市场乏力

全市商品房销售市场仍处负增长区间。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2.6%,较去年同期回落23.77个百分点。

、几点建议

(一)GDP总量方面。积极对接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对标产业结构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加快建立千亿级市步伐。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充分调动几个园区积极性,增强园区招商能力,提升其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额,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内实现县域经济千亿级规模。

第二产业方面

1.着力强化工业增量作用加强对工业的运行协调,积极有效释放产能,促进工业稳定生产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切实落实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各项惠企政策,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完善跟踪服务机制,助力企业焕发活力。进一步加大对停产减产企业的服务帮扶,完善企业跟踪服务机制,一企一策,深入挖潜。对各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继续加大政策支持,精准施策,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继续抓好挖潜增效从用工、用水、用能、资金等生产要素保障入手,激发企业生产积极性,深挖“存量”企业的生产潜力,夯实工业稳定增长的基础。加快工业新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建成、早达产、早见效,强化工业“增量”拉动作用。

2.着力推进做强做大建筑业企业出台政策鼓励建筑业企业多企业、跨行业、跨专业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在全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支持骨干建筑业企业采用联合体投标方式参与区域大项目建设。

第三产业方面

1.着力激发释放消费潜力多措并举有效助推发展。加大服务业消费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围绕产业链进行融合,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落实服务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引导服务业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改变经营模式,提升发展质效。

2.着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积极引导传统服务业与新业态的创新融合。

3.着力拓展农村市场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民生投入,拓展农村市场,增强农村消费活力。健全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提升消费基础保障能力。

4.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综合运用金融财税、要素管理与减负提效等多元化举措,化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小微企业造成的阶段性成本压力,提升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信心,助力企业满负荷生产运营,全力开拓销售市场。

5.着力护航房地产业。根据灵武城市建设需要,保障房贷平稳运行,稳定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推动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