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640181-117/2019-00002 文  号 灵农发〔2018〕360号 生成日期 2018-12-29
责任部门 灵武市农牧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所属“五公开” 服务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2018年 工作总结 2019年工作计划

关于呈报《灵武市农牧局2018年 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市委办:

现将《灵武市农牧局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计划》随文呈上,请审阅。

                          灵武市农牧局     

                        2018年12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灵武市农牧局2018年工作总结

2019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我局以“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开展“三转一高”活动为抓手,认真组织实施强农惠农政策,积极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精心打造现代农业五大基地,持续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升级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农业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涉农项目支撑同步跟进,农业农村经济预期目标按期完成。全年争取落实强农惠农项目资金8362.8万元,落实招商引资项目资金1.3亿元。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达22.22亿元、农业增加值达11.5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820元,分别较上年增长4.2%4.5%8.5%。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布局趋优趋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五大基地。一是精心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在梧桐树乡、崇兴镇建设全托、半托管生产基地6万亩,建成精准化、智能化多位一体农机化精准作业监管平台1个,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5万亩,化肥、农药、除草剂“三减”示范基地3万亩,完成优质粮种植面积14.6万亩示范推广“宽沟深槽”稻渔生态综合种养3123亩,种植菟丝子8200亩。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23.06万亩(小麦2.55万亩、水稻10.58万亩、玉米9.93万亩),总产量达1.53亿公斤,平均单产664.5公斤,较上年亩均增0.45公斤昊王、灵农、成丰、金双禾等7家企业入选宁夏质量百强企业,兴唐牌大米品牌荣膺2018第二届中国十大好吃米饭。二是精心打造草畜产业示范基地。以白土岗乡、马家滩镇为重点,通过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千头奶牛牧场8个,万只肉羊养殖园区10个,千头肉牛养殖场12个,万头生猪养殖规模场4个,引导养殖业“上山入园”,精心打造现代草畜产业科技示范基地,促进草畜产业全面提档升级。全年开工建设奶牛、肉牛、肉羊、生猪养殖园区(场)15个。全市牛、羊、猪饲养量分别达7万头、340万只和26万头。三是精心打造设施蔬菜示范基地。依托“上滩韭菜”全国一村一品品牌优势,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大力发展外向型蔬菜,精心打造“五优”蔬菜基地。在郝家桥镇新建连栋大棚、大跨度全钢架拱棚、有机蔬菜移动大棚1740亩,签订蔬菜订单协议4439亩,组建成立蔬菜产业联合体,成功承办首届灵武“中国农民丰收节”和夏能“莎妃”蜜瓜节。“盛世丰香菜、尚品上滩韭菜、沙坝头西瓜、夏能“莎妃”蜜甜瓜等为代表的灵武瓜菜特色品牌“走俏”江苏、上海、深圳、甘肃、内蒙等省区,深受当地市民青睐全市瓜菜面积4.89万亩,总产量21.3万吨,总产值3.91亿元,总效益2.61亿元。四是精心打造移民增收示范基地。在泾灵村、泾兴村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8393.8亩,指导宁夏沃源达、兴源达等5个奶牛场为741户移民群众托管奶牛1037头,指导宁夏品胜、迅驰等企业流转移民羊舍1686座。全年种植业实现经营性收入1100万元,养殖业实现托管分红298.4万元。

(二)全面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农业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围绕“转理念转方式转作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各项农村改革,积极构建和推进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一是稳定家庭承包权,启动狼皮子梁6个吊庄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市农村土地确权面积272626亩,其中,农户确权228743亩,集体沟渠路确权43883亩。土地承包合同签订率、数据入库率、证书发放率均达到94.9%,通过自治区确权办对我市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测绘成果和总体成果的验收。二是放活土地经营权,推进农村产权流转服务。开设灵武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专户,设立专项风险补偿基金300万元,办理农村产权流转抵押贷款176笔1084万元。三是成立灵武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灵武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委托第三方对全市39个村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核实村集体(70个村)资产总额42932.23万元,经营性资产总额3208.79万元,集体土地总面积48.62万亩,农用地总面积40.96万亩。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农牧厅的肯定和好评,在我市召开的全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现场观摩推进会上进行了重点推介四是积极开展股权改革工作,召开股权改革工作启动会6场次,组织观摩培训11场次,完成21个股权改革试点村人口摸底调查和分类统计工作。目前,东塔镇东塔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运营,向企业投资360万元,投资收益31.2万元,创利22万元,向村集体分红5.5万元,向股民分红16.5万元。五是结合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加大土地入股、托管宣传,鼓励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全年新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10家(累计备案登记185家),新成立家庭农场18家(累计达到155家)。争取自治区贷款贴息资金550万元,申报银川市贷款贴息资金358.1万元。完成农村土地流转13万亩,土地托管5010亩,入股1500亩。

(三)全面落实生态立市战略,农业污染治理扎实推进。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碧水、蓝天、净土”三大攻坚行动,严格治土治气治水。一是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和《深入推进农业“三减”行动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印发《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实施方案》,与乡镇签定目标考核责任书,逐一明确细化责任主体,工作任务。认真开展河长制政策宣讲“三减”行动宣传培训,定期开展生产基地化肥、农药专项督查,健全工作台账,建立问题和整改清单。积极争取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项目,建设水稻、小麦及蔬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融合示范点35个面积达1.5万亩;组织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植保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5.6万亩次,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点、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点22个,建设小麦、蔬菜及稻水象甲疫情监测点10个,水肥一体化示范区5个。二是切实加大畜禽粪污治理。启动第二次全国畜禽污染源普查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选派26名农业普查指导员,对全市7个乡镇开展畜禽养殖清查工作,清查养殖场161家,完成了规模以下养殖户养殖情况及粪污处理利用数据填报、录入、审核和上报工作。完成水源地奶牛场拆除、畜禽搬迁和资产评估1个,现场封堵灵武农场二、三场、万头猪场、屠宰场及直排西大沟有关养殖场排污口9个;制定出台《灵武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推进方案(2017年—2020年)》,与各乡镇、部门签订《灵武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列入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全市102家养殖场完成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并通过环保、农牧联合验收。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配套率达82%。三是不断强化秸杆禁烧监管。严格落实市(县)、乡(场)、村、队四级网格化管理责任机制,安排工作人员分组分片实行昼夜不间断巡查,确保农作物秸杆禁烧巡查无死角,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巡查254天,出动巡查人员1524人次,发现并清除焚烧隐患点313处,发放宣传单8100余份,在重点地段张挂宣传标语62条,发送秸秆禁烧通报18期。完成机深翻15.6万亩,秸秆还田13.4万亩,秋施肥11.2万亩。四是积极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认真组织实施退化草原补播建设项目,在白土岗乡、马家滩镇等地完成退化草原补播1.5万亩。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19万亩。全面贯彻自治区、银川市禁牧封育工作部署,层层强化领导,逐级明确责任,定期开展错时督查,确保辖区内禁牧工作禁得住,不反弹。严格落实草原防火隐患排查制度和节假日草原防火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打早、打小、打了”,确保防患于未然。截至目前,全市无一例重大草原火灾发生。

(四)全面落实脱贫富民战略,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按照“应进则进、应退则退”原则,稳步推进“精准扶贫”和14个贫困村退出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制定上报《2018年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方案》和《灵武市2018年脱贫攻坚养殖技术培训项目方案》,完成培训学校遴选和培训协议签定,利用自治区、银川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就业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培训计划,开展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移民600人次。二是建立健全领导包乡、干部包村、党员包户一线工作法,深入田间地头,圈棚禽舍,提供测土配方、统防统治、技术培训、农资配送、金融担保和农产品购销“六位一体”全程服务,为帮扶群众创业致富提供科技支撑,持续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三是制定印发《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四个一”示范带动工程推进方案》和《2018年贫困村脱贫出列攻坚计划工作方案》,完成白土岗乡海子井村、马家滩镇杨家圈湾村新建养殖园区单体设计及整体规划。在14个贫困村种植优质粮食作物2.03万亩,种植鲜食瓜果蔬菜860亩,巩固提升设施瓜菜6750亩。目前,14个贫困村奶牛存栏达9489头,肉牛、生猪、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3560头、8170头、44.6万只和5.6万只。四是坚持周四定时下村入户制度,及时掌握贫困户发展动态,建立和完善脱贫工作台账,因户施策,制定脱贫措施和计划,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先后为贫困户发放种羊、米、面、油和捐款捐物等折合资金33270元。全局帮扶的77户364人中已有46户198人脱贫。

(五)全面落实质量兴农战略,双安双创工作全面推进。严格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及时调整优化创建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完善创建工作机制和组织领导机构,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按照规模化设计、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生态化管理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草畜产业、设施蔬菜、移民增收和设施林果产业五大示范基地,建立健全信息化质量追溯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严格规范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按照“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要求,指导、督促65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组织按照统一记录格式,建立健全生产档案。投资225万元,为69家农资销售企业、34家农产品生产企业配备了质量追溯设备,建立完善了灵武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实现上、下连接,将“三品一标”认证基地和主要生产基地全部纳入监管范围。三是切实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扎实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工作,新增农产品认证6个。强化动物卫生防疫执法,立案查处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动物、不如实提供与动物防疫活动相关资料、不按规定屠宰和不按规定处置病死动物案件4类12起,罚款2.3万元。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依法查处经营假农药案件2起、违反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案件2起,罚款2万元。加大炭疽、乙脑和非洲猪瘟综合防控,设立临时动物防疫消毒检查站68个,免疫各类畜禽414.53万头只,产地检疫动物12.3万头(只),屠宰检疫动物6.1万头,无害化处理病害肉2.84万公斤。按期完成农产品检测中心设备调试和“双认证”资质考核,完成定性抽检2.5万个,定量抽检680个,在农业部飞行检测中被检农产品质量农残合格率达100%。完成生猪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540份,结果全部为阴性(合格)。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交叉检查。

总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全市农业生产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种植业持续稳定,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单产同比小幅增长;设施农业趋稳向好,瓜菜价格增加明显;养殖业好中有进,农产品品牌效益显现,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是在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情况复杂,任务艰巨,需要社会广泛关注和大量资金投入。二是设施蔬菜产业是一项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一次性投入较大,农户对农业投入的能力有限,农民申请小额信贷门槛依然较高。三是蔬菜产业冷链体系不健全,蔬菜集中上市,农产品销售半径过短,影响农户及经营主体的收益。四是环保压力加大,养殖业遭遇挑战。随着环保政策的深入贯彻和水源地污染治理的推进,导致部分养殖户面临拆迁或搬迁而无养殖场地的困境。

二、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我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路径,围绕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生态立市和脱贫富民战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实施质量兴农计划,巩固提升现代农业“五大”基地。粮食总产保持在15万吨以上;瓜菜面积稳定在5万亩;羊、牛、猪饲养量保持在340万只、7万头和26万头;农业增加值增长4.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一)巩固提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完成狼皮子梁6个移民吊庄村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工作。二是指导41个村按照改革程序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任务,夯实自治区级、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工作基础,积极迎接自治区、国家的验收。三是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和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突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发展。通过业务培训、规范建设、评星定级、项目争取等措施,努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创建各级示范社10家,培育家庭农场10家,建成示范场10家引导农户依法流转承包土地,力争流转面积达到播种面积的50%以上,逐步构建适度规模经营主导农业生产的新局面。

(二)巩固提升现代农业“五大基地”建设成果,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是巩固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完成全市2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图绘制,形成粮食功能布局图。建设化肥减量增效、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稻渔共生等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科技示范基地10个建成土地全托管科技示范基地2个、半托管10个,建设冬牧70黑麦后复种水稻、青贮玉米等一年两熟模式示范基地4个,集中打造优质粮食科技示范基地3万亩二是巩固推进白土岗养殖基地建设,指导10个已开工规模养殖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工程,做好奶牛、肉牛、肉羊和生猪补栏。新建规模养殖园区(场)10个,创建银川市级以上标准化肉羊养殖场3个,创建节本增效示范点6个。三是巩固推进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建设。以蔬菜产业联合体为载体,建设西兰花、香菜、番茄等供外蔬菜基地5000亩,引导经营主体进行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逐步建立起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三位一体”的高品质蔬菜标准化生产模式,提升“尚品上滩”品牌效益,集中打造以韭菜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基地2万亩,带动农户1900户以上,全力打造全区设施韭菜产业强县。四是巩固推进移民增收示范基地建设。建设沃益农合作社种植有机蔬菜1000亩,种植大棚甜瓜2100亩,巩固提升移民区5家奶牛场奶牛托管及5个养殖园区的流转利用,稳步增长移民产业脱贫收入。

(三)巩固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果,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一是严格按照农业“五大行动”和“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全市化肥用量、化学农药和除草剂亩均施用量同比减少15%,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积达到95%以上二是加快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规模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和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关停、搬迁水源地养殖场4家。加大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力争粪污处理配套率达90%以上,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严格落实秸杆禁烧网格化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加大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力度,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从源头上禁止秸秆焚烧行为。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完成机械化深翻、机械化深松和秸秆打捆工作。四是积极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认真组织实施2019退牧还草工程草原补播项目,在白土岗、马家滩等地完成退化草原补播3万亩。

(四)巩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农业安全发展。一是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工作,积极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促动”的农产品品牌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组建成立水稻、瓜菜、适水和羊产业联合体作用,组织涉农申报区域公用品牌,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组织涉农企业外出参加各类推介布展,提升灵武农业地方特色优势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二是持续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规范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按照“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要求,指导、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组织等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成熟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与之匹配的相关设备,建立灵武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实现农产品生产从源头向消费终端的正向跟踪监管及反向溯源追责。三是强化畜禽屠宰监管,切实做好无害化处理。依托牛羊肉工业化加工项目在白土岗乡规划建设年屠宰50万头(只)牛羊肉屠宰场1个,实现牛羊定点屠宰、集中检疫。新建动物指定通道1个,规范动物运输环节检疫行为,新建畜禽无害化掩埋场1个,加强病死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建设,严格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措施,指导生产经营者配备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落实无害化处理责任。四是依托农产品检测中心和乡镇(基地)农产品农残检测室,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以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贸批发市场为重点,坚持日常抽查和重点抽检相结合,及时了解农产品安全状况,定期开展农产品定性抽检。

(五)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果,深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一是围绕各乡镇产业发展布局,分类施教,扎实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引领农户转变观念,提高技能,参与创业,自我脱贫。二是建立健全领导包乡、干部包村、党员包户一线工作法,培养和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为贫困群众开展全程化菜单式服务。三是大力实施优势特色产业带动战略,引导农民调优特色种植,发展特色养殖业,开展订单生产,增加经营性收入。落实国家、自治区和银川市强农惠农项目资金8000万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撬动民间资本投入农业生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四是精心策划农业嘉年华和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利用春节、五一、开斋节、国庆节等节日,组织周边农户在长流水、大海子、御膳房等景区开展冬季餐饮、娱乐、休闲项目,实现就近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五是积极发展以入股、出租、托管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成农村土地流转13万亩以上,稳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抄报: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                                       

  灵武市农牧局办公室                             2018年12月29日印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