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640181-103/2017-54404 文  号 灵教体发〔2017〕226号 生成日期 2017-11-30
责任部门 灵武市教育体育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所属“五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关于全面提升我市城乡教学水平的提案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王美枝苏梅花马冬芳李金芮芳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全面提升我市城乡教学水平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以“三抓三促一提高”( 抓培训,促功底扎实;抓活动,促能力提升;抓督查,促管理精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强化落实提升教学质量“1235”( 即坚持一个中心,强化两个认识,严把三个环节,落实五项举措,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强化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的认识,强化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依靠改革创新的认识;严把集体备课环节,严把课堂教学环节,严把作业批改和课外辅导环节;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强化名师引领、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五项举措;)工程,深入开展“151”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落实家庭教育“两抓一平台”工作。促进全市各校以教学质量为基础的教育内涵发展,力争实现我市教育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为教育教学质量达到银川市先进水平的目标奠定基础。我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例如: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是由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经教育厅批准、各级教研部门直接组织参加的权威赛事活动。

2017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通过初赛的筛选后,成绩优异者参加决赛,全区统一阅卷,统一设奖,一、二、三等奖均通过决赛产生。现在评奖工作已经全部结束,我市参赛学生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共有59名学生获奖,其中,获得全国一等奖30名,二等奖24名,三等奖5名。我市获一等奖人数位居全区各县区第一,一等奖占获奖总数的51%,远高于全区一等奖占获奖总数的31%的获奖率。

这个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它是多年来市教体局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更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拼搏的结果。

当然,我市教育教学工作距离办人民满意教育期望值还有较大差距,我局上下统一认识,正视差距,正在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力争给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1、关于制定出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激励机制。

答复:为逐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层级攀升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执教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共灵武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2016年起,我局启动灵武市中小学梯级骨干教师(名师)培养工程,出台了《灵武市中小学梯级骨干教师(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根据《中共灵武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意见》(灵党发[2009]41号)精神和党代会提出“力争教育教学质量达到银川市先进水平”目标,为充分调动全市中小学和教师教学教研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灵武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教研成果奖励办法》。还在每年的教师节期间,重奖全市“十佳”名师、“十佳”骨干教师等措施,有效激励了我市广大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2、关于在市区再设立一所高中学校,引入竞争机制,形成教学质量竞争对比。

答复:目前,我局正在调研论证中,争取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范围中。我市一中、英才高中部在教育教学教研方面,密切与银川一中、银川二中、银川九中、唐徕回中、宁大附中等学校加强互动交流,激活了学校教育教学氛围。我市一中和英才高中部也已形成了两校教学质量竞争对比的良好局面。

3、关于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合理规划好农村学校,补齐农村教育“短板”,建立完善各项帮扶农村教育的制度,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向农村困难群体子女倾斜,从根本上缩小不同区域、学校和群体之间的差距。

答复:一是全面落实《灵武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方案》精神。争取财政支持,为教师发放补贴。在原来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工作的教师根据离城的远近,发放70到1000元不等的交通、午餐补助费,对于班主任在原班主任费的基础上增加津贴30—50元,自治区骨干教师津贴农村800元,银川市骨干教师500元,灵武市骨干教师300元,比城市教师多200元;还为全部农村老师增加300元绩效工资,全年12个月全部发放。乡镇工作5年以下补200元,5-10年280元,10-15年360元,15-20年440元 ,20年以上520元农村教师补贴等,提高待遇,确保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下、教得好”。二是落实评优选先、职称评定等优先政策。农村小学连续任教25年,就可以直接评副高级职称,并且晋级指标相对宽松,更让农村学校老师看到了希望,调动了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三是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狼皮子梁学校、泾兴小学、马家滩小学等建设教师公寓,全面实施改薄工程,完成了21所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涉及资金922万元,现全市各中小学条件装备均达到国颁标准,为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加强培训。积极开展“走出去”学习活动,上半年累计安排1000余名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加强城乡学校共同体教研工作农村学校经常选派学科教师到城区学校听课,学习城区优秀教师好的经验和做法,邀请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送课、送讲座,从实践到理论对新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五是大力开展“青蓝工程”。充分发挥各级“名师”、骨干教师作用,以师徒结对形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以老带新,以优促新”活动,指导教师要做到“三带”,即带师魂、带师能、带师德;青年教师要做到“三学”,即学思想、学本领、学做人,在交流和实践中共同进步。六是开展基本功技能比赛。举办以三字一画及我讲我的教育故事大赛、课件制作比赛、课堂教学比赛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基本功比赛,通过比赛,夯实了教师基本功,促进了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4、关于在教师职称评定分配职称名额时应总体统筹、多做调研、因地制宜,考虑各学校教学质量不同、城乡地区差别、教师年龄比例以及担任班主任等因素。对一些工作突出的优秀教师应制定特殊政策,让他们早日评上职称,提高他们热爱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答复:我局严格执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以及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力做好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通过落实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长期坚守在农村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从中得到了实惠,目前,我市出现了城区教师纷纷向农村学校流动,而农村教师不愿到城区学校任教的现象。对一些工作突出的优秀教师,只要符合评审条件,可考虑优先竞聘。

    联系人:方勇        联系电话:17395016159

                                

                                

                               灵武市教育体育局

                                                                2017年8月25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