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640181-102/2021-00030 文  号 生成日期 2021-07-06
责任部门 灵武市工信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所属“五公开” 决策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灵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扣“构建1535生态经济体系,争做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排头兵”目标定位,牢固树立“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鲜明导向,坚持“项目为王”,围绕工业运行监测、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治理、节能降耗、机关党建等重点工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出实招、求实效,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市属工业经济实现了大幅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立足实际出实招,确保工业经济稳增长

一是工业经济运行“长”的态势在持续。围绕龙头骨干企业运行状况、工业企业用电量、减停产企业、主要工业品价格等关键指标、重点方面,逐月监测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5月,全市(含宁东)完成规上工业产值603.5亿元,同比增长41.6%;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54.4亿元,同比增长8.8%。完成市属规上工业产值31.6亿元,同比增长115%。工业经济呈现出回暖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二是工业项目建设“稳”的节奏在推进。1-5月,市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5%。今年计划实施工业基本建设项目18个,年度计划投资20.36亿元已开工12个,开工率67%。计划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1个,已开工8个,开工率72%。列入自治区“3个100”重点项目库项目6个,总投资31.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54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8840万元。我局负责实施的工业基本建设项目5个,年度计划投资2.48亿元,已开工项目5个,开工率100%,已入库项目5个,统计入库率100%,完成投资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0.3%。

三是重点特色产业“新”的动能在聚集。按照市级领导包抓重点特色产业责任分工安排,科学规划发展循环经济、新型材料等产业。牵头起草编制了《灵武市循环经济产业(含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灵武市新型材料产业(含精细化工及马家滩工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重点任务等内容,谋划了当前及“十四五”期间拟实施产业项目。围绕马家滩新型材料产业示范区建设,已启动示范区规划编制及区域评工作。

四是招商引资项目“好”的因素在积累。制定了循环经济产业年度招商工作方案,围绕产业链项目,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先后对接正威集团城市矿产及新材料产业园、江苏清源工业废盐综合利用项目、金达控股亚麻板块项目、超美斯芳纶新型材料产业园项目、成都美富特环保产业园、福建百宏集团化工项目等招商引资对接项目。今年以来,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9亿元。

(二)转型升级出绝招,勇于创先争优促发展

一是在结构改造上持续用力。提前谋划征集2022年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项目,组织瑞银铅资源、牵手缘、永宏工贸等3家企业申报自治区2022年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项目,涉及产能17.18万吨、砖块6000万块。落后和过剩产能的及时退出,将有力促进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在绿色改造上持续用力。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回头看”,针对郝家桥、崇兴等乡镇无法提供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的“散乱污”企业,下发紧急通知12份、整改通知书8份,责令企业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并按时完成整改。切实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今年以来,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先后17次深入重点产废企业开展现场督查,推动产废企业通过建设利废项目、转外包单位利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等举措“变废为宝”,一季度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42.88%1-5月,市属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5.8万吨标准煤,与2018年用能高峰时期相比下降50.8%。加快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升级步伐。完成金海皮业、成丰农业、西部皮草等3家节水型企业复核,组织昊王米业、亿能固废等2家企业申报自治区绿色工厂,组织瀛海水泥、瑞银有色金属等3家企业申报节能诊断服务。

三是在技术改造上持续用力。围绕循环经济、绿色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持续推进企业工艺改造、装备提升。计划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1个,已开工8个,开工率72%。其中华信达公司年产5000吨果蔬汁饮品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高闸煤矿矿井机电运输设备更新及瓦斯监测监控升级技术改造等重点技改项目已开工建设,1-5月份完成投资1.12亿元。

四是在智能改造上持续用力。组织14家规上企业申报智能制造诊断服务,截至目前,已实现市属规上企业全覆盖。实施瑞银再生铜、铝制造电缆智能化拉绞技术改造、丹富粮油面粉车间智能化改造升级等智能化改造项目,推动金双禾粮油获评2021年自治区数字化车间。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新建5G基站65个,为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精准服务出高招,优化营商环境促发展

一是提升服务意识,增强企业获得感。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和部门包扶联系重点企业机制,将全市45家重点工业企业列入包扶范围,精准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降本、用工、产销等方面实际问题。协调帮助新澳羊绒、爵派尔等企业解决用工问题;组织驻灵金融机构赴重点企业开展对接,先后促成中国人民银行为国斌亚琦贷款1000万元,兴业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与新澳羊绒、浩珲工贸等重点企业一对一开展金融服务。制定了《关于灵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干部包扶联系重点工业企业的通知》,局机关领导干部结合工业经济运行、项目建设、政策解读、企业治理、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定期不定期深入企业开展服务,切实当好企业“娘家人”。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及时组织兑现2020年度《灵武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投资增长和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共计奖励资金1110.1236万元,涉及企业19家,2021年兑现910.1236万元。组织恒业有色金属、瑞银铅资源、金双禾粮油等17家企业申报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示范企业、“小巨人”企业,亿美乳业、瑞银有色金属2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云耀等6家企业申报自治区新增入规奖补项目,新澳羊绒等5家企业申报银川市工业企业培育政策,中再资源等5家企业申报自治区新型工业化贷款贴息资金。推动瑞银有色金属等6家企业列入自治区优势产业电价政策支持范围。

(四)全面保障出硬招,打好底线工作攻坚战

一是全力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切实发挥牵头部门统筹作用,压实22个责任单位职责,逐月梳理汇总业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台账,撰写调研材料5篇,报送周、月、季度汇报材料10份。强化宣传引导,先后向企业发放宣传折页350余份,常态化引导企业统筹高效推进企业非公党建、治理能力培训、诚信守法经营、宗教依法管理、环境保护监管、安全生产管理等各项工作,指导昊王米业、新澳羊绒、兴唐米业等打造企业治理特色亮点工作,逐步引导企业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水平,不但增强内生动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全力守好安全生产底线。按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要求,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五进”活动为契机,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22次,参加“安全生产咨询日”宣传活动1次,现场发放宣传手册及物品300余份。举办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题培训班1次,通过以宣促学、以法束行,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百日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等活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上半年共检查企业25家30次,排查隐患82条,提出建议20条,目前已完成整改63条,整改率76.7%针对未整改问题,明确专人对照“两个清单”限期整改,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五)齐头并进出新招,实现百花齐放新局面

一是聚焦党的建设,坚持正风肃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迈进。切实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制度,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扎实开展四个时期历史、“四个更加自觉”专题研讨、“九个一”活动、“六项教育”“清明祭英烈”等内容活动,截至目前开展集中学习32次、撰写心得体会140余篇、以考促学6次、举办内部培训班6次,专题研讨8次,“我为企业解难题”20余件。以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为契合点,扎实推进“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党建工作与工业经济发展、服务工业企业同频共振,工信局机关党支部被提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把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年终考核重要内容,做到了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坚持不懈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完善“三个清单”,年初制定工作要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以“廉洁从政警示月”为起点,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截至目前观看警示教育片6次,集中学习廉政内容20余次,举办“常警示早领悟 走好人生每一步”廉政党课1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2次,实现了廉政教育抓“长”抓“常”。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政商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二是聚焦脱贫攻坚,深入田间地头,实现脱贫致富共奔小康梦。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责任、不脱监管,春节期间为帮扶建档立卡户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使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常态化向帮扶户宣传各项扶持政策,动态掌握帮扶项目的需求和存在的困难,全面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项目需求,为有效解决帮扶户精准就业和实施项目打下良好基础,筑牢脱贫成果。

三是聚焦扫黑除恶,凝聚攻坚合力,齐抓共管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依托“灵武工信”微博平台,结合安全生产等工作,开展扫黑除恶宣传20余次;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全面开展全市工信系统辖区工业企业排查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建立矛盾纠纷工作台账,及时发现、掌握各类风险隐患,今年以来,及时答复银川12345平台市民反映“散乱污”企业污染、通信基站噪音诉求5条,努力实现了“大小事不出机关、不出企业”的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业经济发展受限。市属工业经济增长面还不稳固。云耀一家产值占市属比重超过40%新入库企业对工业产值的推动作用还不明显。大宗商品原材料大幅上涨。受废铜、铝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再生资源利用企业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稳定生产二是工业项目进展缓慢。工业项目投资完成率较低,亿能固废年产50万方聚氨酯复合轻集料混凝土迁建、江苏清源工业废盐综合利用等项目还在办理环评等前期手续三是企业治理推进缓慢。一方面个别责任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推进企业治理措施不力;另一方面企业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新澳羊绒、国斌亚琦、爵派尔等纺织企业用工短缺明显(用工缺口超300人),恒业、瑞银、昊王等企业不同程度存在融资需求,能耗指标受限,一些项目迟迟无法落地。五是党建品牌优势不显著。  非公企业党支部党建品牌效应发挥不力,在活动载体上下的功夫还不够,存在“一成不变”惯性思维,导致党建工作无新颖亮点内容。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运行监测和协调服务。运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抓好工业运行监测,持续加强主要工业产品、原材料价格监测,提前研判分析。针对爵派尔、万美通等小升规培育企业,逐个对接,了解企业月度产值等情况,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加大相关奖励政策宣传力度,增强企业纳规积极性。继续落实市级领导和部门包抓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帮助粮食加工企业拓展网上销售渠道,增加订单;会同相关部门及重点用工企业赴高铁沿线城市开展现场招聘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短缺问题

(二)千方百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协调晨宏20万吨再生铅资源化利用项目能评手续,力促中再资源40万吨废钢生产线等项目尽投产。加快协调完善中祁新材料15万吨塑料助剂、江苏清源工业废盐综合利用等项目前期手续,力促项目早日开工深入推进“四大改造”,支持企业创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深化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三)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延伸,细化招商引资方案,精准对接项目紧盯福建百宏、青岛汇君、成都美富特、山东新莱重点招引项目,全程做好跟踪服务,力促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精准落实惠企扶持政策。持续做好国家及区市有关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工作,提高政策知晓率,提前筛选符合条件企业,做到应报尽报;加强与厅局对接,及时做好项目申报和政策兑现,特别是落实好用电优惠政策,认真复核“专精特新”企业运行情况,切实做好中小企业管理服务工作,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

(五)加快发展数字经济。5G覆盖盲点区域补点建设,年内计划补点建设基站182个,实现对城区高密度小区、高流量商务区深度覆盖。组织中小企业于每月24日前填报运行监测平台数据、登录宁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申报“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车间等项目,引导企业完善电力需求侧供给数据监测服务,确保线上监测企业电力数据,通过持续推进“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企业生产向数字化转变。

(六)持续推进企业治理。切实发挥牵头部门统筹作用,参照市级年终目标任务考核指标,制定企业治理考核评价标准,明确各责任单位考核各企业细则,筹备召开企业治理工作推进会议,届时将企业治理考核评价标准印发各部门征求意见。组织辖区企业召开培训会,指导企业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本企业治理工作方案。

(七)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将继续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百日大排查大整治、意外事故防范等对工业企业持续开展隐患排查,确保工信系统安全生产维稳运行。

(八)着力构建绿色工业体系。积极配合自治区、银川市对我市申报淘汰落后产能项目企业进行现场审查,按时完成淘汰线及主体设备拆除,加速清退低端低效产能退出,有效腾退空间;协调列入节能诊断服务计划名单中的重点企业积极参与节能诊断服务,深挖企业在节能、节水方面的短板帮助企业不断提升能效水平,对接第三方机构,完善节水型企业复核工作;加快推进任家庄大型固废规模化利用、石沟驿建材小镇等项目取得进展,促进固废就地消化,鼓励产废企业与新华物流等物流公司开展合作,通过铁路、公路等将固废运至区外紧缺市场利用,引导企业将粉煤灰、煤矸石用于建材和筑路掺量利用,全面提高工业固废利用水平。

(九)突出党的建设引领作用。不断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形成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载体,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打造“发展企业娘家、服务企业管家、产业提质行家型党组织”,为各项重点工作扛红旗、打前站、立潮头、当先锋。严格执行“四个一”工作机制,对所属党支部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时督导,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


                                                                                             灵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6月25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