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11640112010148789F/2025-00032 文  号 生成日期 2025-03-19
责任部门 灵武市发展和改革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所属“五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灵武市发展和改革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2024年,市发改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扎实履行法治建设职责,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发展改革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会和干部例会学习的重要内容,全年共组织集中学习58次,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同时,利用发改大讲堂、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带头讲法,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二是深入推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牢固树立法治观念。通过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专题学法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党纪党规,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50余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交流会1次,组织《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测试3次,切实增强广大干部法律意识与法治素养。三是加强日常学法。督促抓好领导干部网络学法教育,跟进学习情况,确保按时完成学法任务及相关考试,达到参学率100%,合格率100%。通过以考促学、以讲促学,进一步深化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效果,提高法治建设质量。同时,利用微信交流群等新媒体,及时转载普法宣传知识点和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督促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及时完成“八五”普法规定的学习任务。

(二)坚持依法履职,全力服务发展大局。一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现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全过程数字化见证,协调监督、共同管理作用显现,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效益明显提升。2024年全市完成招标进场交易项目108个,其中:工程项目105个,包括进银川场地交易项目24个(限额400万元以上的项目),已开标项目总控制价21614.85万元,采用依法公开招标方式节约资金1122.37万元,节约率5.19%;进灵武场地交易项目81个(限额400万元以下的项目),已开标项目总控制价23212.4万元,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节约资金612.47万元,节约率4.83%。政府采购项目限额以上进银川场地交易项目3个,预算价802万元,节约资金33.21万元,节约率4.1%,采用依法公开招标方式节约资金1122.37万元,节约率达5.19%。二是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力度,累计公示行政许可3105条,行政处罚1227条,正确率达到100%。推动各行业和领域信息化系统全量嵌入“信用核查”应用,累计核查市场主体1020户,指导58家一般失信主体进行信用修复,将32个失信惩戒对象推送至各部门参考。优化信用修复服务机制,累计指导53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推进电信网络诈骗、法院判决不执行等10个领域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拍摄宣传短剧3部,全年共组织开展诚信宣传“六进”活动100余场。常态化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推进严重失信主体治理退出,截至目前,我市各部门均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严重失信主体退出率达43.73%。

(三)严格依法行政,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践行知行合一,全面发挥法治政府职能作用,切实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一是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公示行政执法信息,包括执法人员信息、执法流程、执法结果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执法全过程记录,配备执法记录仪等设备,确保执法行为有据可查。完善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明确审核范围、审核标准和审核流程,确保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合法有效。开展粮油安全大检查、涉粉企业隐患排查、安全隐患风险大排查、重大节假日期间粮食市场检查,共检查粮油加工企业120余家次;开展电力生产、能源、油气长输管道等企业的安全检查120余家次。二是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2024年,法律顾问先后就技术咨询服务、物资采购等合同文本进行合法性审查40余次,代理行政诉讼案件2件,进一步提升我局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水平。三是提升行政决策水平。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进行决策。做好合法性审查工作,2024年我局向司法局提交政策类文件5份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出台文件合法合规。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在重大决策、合同审查、行政复议和诉讼等方面提供专业法律意见,有效防范决策风险。

(四)深化政务公开,促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一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丰富信息公开内容。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及时发布政策法规、工作动态、项目审批、价格监测等信息,全年共发布信息500余条,全面提升了政务公开水平。二是规范信息公开流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审核机制,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确保信息发布准确、及时、安全。加强对信息公开申请的受理和答复工作,依法依规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全年共受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2件,一件已按时办结并答复申请人,另一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三是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围绕重大项目建设、民生实事、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公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信息,以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定期发布民生实事落实情况,让群众了解政府工作动态;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五)强化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一是落实普法责任制。制定年度普法计划,明确普法任务和责任分工,将普法工作纳入科室年度绩效考核。各科室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形成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 二是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利用“6·14”信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同时,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法治宣传短视频、动漫等,增强了普法宣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三是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开展“法治宣传进社区”活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社区,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居民普及宪法、民法典、网络安全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法律问题,增强了居民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开展“法治宣传进企业”活动,结合日常对粮油承储企业、电力生产企业、油气长输管道企业的督导检查,深入企业一线,向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不定期推送法治宣传小视频和行业法规政策解读,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结合“9•14”防空警报试鸣日疏散演练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工作人员走进校园,通过现场讲解、应急器材使用演示等方式,向师生普及防空防灾、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知识,切实提高了师生的应急防护能力和法治观念。

二、上一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负责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主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带头学法用法,严格依法决策,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二是健全领导机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法治建设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加强年度述法。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年终述法工作,主要负责人围绕法治学习、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依法履职等情况进行了现场述法,并开展了现场评议,其他领导干部提交述法报告进行书面述法,列成绩、摆问题、谈思路,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凝聚各方法治建设合力。全力支持本级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职,积极配合人大开展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和调研活动,认真落实人大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加强与司法机关协作配合,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在打击价格欺诈、能源领域违法犯罪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案件移送无缝对接,形成打击违法犯罪合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同时,督促领导班子成员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全年领导班子成员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三、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我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法治宣传的创新性不足,在宣传方式和内容上仍较为传统,缺乏新颖性和吸引力,对群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提升不够明显。二是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行政执法工作的要求,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对法律法规理解不够准确、执法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三是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的融合还需深化。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的能力。

(一)强化责任落实,提升法治水平。认真履行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强化责任落实,切实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我局的重要工作来抓,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切实将责任落到实处。

(二)加强法治教育,提升法治意识。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以及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开展专题学习培训、研讨交流、知识问答等系列学法活动,紧盯会前学法、领导干部带头讲法、主题宣传等工作,加大以案释法力度,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三)推进“三项制度”落实,加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细化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内容、范围、程序、方式和目录清单,规范执法制度建设,确保行政执法公示内容全面、准确、及时,做到应公示尽公示,更加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规范化、完善化。

(四)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业务培训,邀请法律专家、学者进行授课,重点加强对新出台法律法规、执法程序和执法技巧的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执法为民的意识,树立公正、廉洁、文明的执法形象。三是常态化开展执法检查,加强能源综合执法、粮食和物资储备综合执法和招投标业务执法水平,规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进一步提升我局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水平。

(五)强化法治宣传,提升法律素养。一是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探索开展互动式、体验式法治宣传活动,如线上法律知识竞赛、法治主题短视频创作大赛等,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二是丰富宣传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和群众需求,增加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内容,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使法治宣传更贴近群众生活实际。三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在社区、企业、学校等场所设立固定的法治宣传阵地,如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长廊等,定期更新宣传内容,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六)深化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提升业务能力。一是在制定政策和规划时,充分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政策措施合法合规。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价格调控等工作的合法性审查,防范法律风险。二是将法治思维贯穿于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粮食安全保障等业务工作全过程,严格依法办事,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三是建立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科室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