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其他文件>部门文件
索 引 号: | 1164011201014880XT/2025-00004 | 效力状态: | 有效 |
---|---|---|---|
发布机构: | 灵武市审计局 | 成文日期: | 2025-04-30 |
责任部门: | 灵武市审计局 | 发布日期: | 2025-04-30 |
名 称: | 2025年灵武市审计局“谁执法谁普法”四个清单 |
2025年灵武市审计局“谁执法谁普法”四个清单分解表
序号 | 项目 | 内容清单 | 措施清单 | 标准清单 | 责任清单 | |
普法责任 主体 | 普法对象 | |||||
1 | 习近平法治思想 | 习近平法治思想 |
3.通过审计大讲堂、专题研讨等方式,持续开展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营造浓厚法治宣传氛围 | 1.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全面融入普法工作整体布局,与审计业务工作同规划、同推进、同考核。 | 办公室牵头,各室配合 | 全体干部职工 |
2 | 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等相关法律 |
2.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加强日常管理,带头规范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和悬挂国徽等行为。 | 1.推动审计干部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审计工作中问题的能力。 2.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使宪法精神真正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日常生活,增强社会公众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 办公室牵头,各室(中心)配合 | 全体干部职工 |
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反分裂国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 | 1.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带头宣传法治教育,全面实行领导干部年终述法制度。 | 1.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年终述职述廉的同时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进行述法。 2.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日常学法制度健全,通过明确的年度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 3.审计工作人员参加现场和网上旁听庭审每年至少1次。 | 办公室牵头,各室(中心)配合 | 全体干部职工 |
4 | 党内法规 |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 1.把重要党内法规列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的重点内容,通过支部书记讲党课、党员交流讨论、定期组织集中学习研讨等形式加强党内法规学习教育。 | 1.建立党内法规学习宣传责任制,注重党内法规宣传同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协调。 | 办公室牵头,各室(中心)配合 | 全体干部职工 |
5 | 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信访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条例》 | 1.结合“法律八进”活动,深入机关、企业、社区等,组织开展以案释法活动,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审计工作中的相关法律法规。 | 1.将普法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全局,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 办公室牵头,各室(中心)配合 | 全体干部职工 |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 | 结合审计项目,利用审计进点会、现场审计、征求意见、督促整改等环节进行广泛宣传。 | 1.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的普法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重要议程,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 | 办公室牵头,各室(中心)配合 | 全体干部职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