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11640112010149335E/2022-00060 文  号 生成日期 2022-10-07
责任部门 灵武市梧桐树乡人民政府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重点工作
所属“五公开” 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灵武市梧桐树乡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与举措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一、基本情况

(一)地域位置。梧桐树乡位于灵武市区西北部,地处东经106°11′—106°53′,北纬37°29′—38°23′之间。乡政府距市区15公里,全乡南北走势呈狭长状,南与崇兴镇相接,北与临河镇为邻,东与灵武农场交错相伴,西与永宁隔河相望

(二)历史沿革。梧桐树乡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人民政府。1950年,四区五乡人民政府;1953年,农坊乡人民政府;1955年,农坊乡委员会;1958年,星火人民公社委员会;1959年,星火人民公社城镇梧桐树管理区;1961年,梧桐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8年,梧桐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梧桐树公社管委会;1984年,梧桐树乡人民政府。

(三)人口布局。梧桐树乡总户数9850户,总人口29169人,其中回族6793人,占总人口的24.33%。

(四)土地面积。梧桐树乡南北35公里,东西最宽处18公里,全境158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9万亩。

(五)行政区划。梧桐树乡下辖8个行政村,自南向北依次为河忠堡村、杨洪桥村、沙坝头村、梧桐树村、陶家圈村、史家壕村、李家圈村和北滩村,共有81个村民小组。

(六)基础设施。1.道路交通。梧桐树乡交通较为便捷,距离高铁灵武站6.5公里、银川河东国际机场22公里,滨河大道南北贯穿全村,周边银西高速、S101、S344、S307国道、梧桐树中路、梧滨路、李荀路、梧干渠边路、银西高速副道、亲和路等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通有公共汽车,每天往返1趟。2.给排水设施。梧桐树乡辖区已全面通自来水,现状给水设施能够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生产用水的需求,暂无集中排水设施。3.电力与通信设施。目前输电线路已实现户户通,为辖区内生产生活用电提供保障。各村组已经全面接通有线电信,无线三网通讯信号已实现全覆盖。4.燃气供暖设施。灵武市燃气区域管网主管线在梧桐干渠路南北贯通,但天然气未全部接通,生活厨灶以电和煤为主。村庄无集中供暖设施,村民采用传统煤炭供暖,2022年推动1队20户住宅定为灵武市“煤改电”试点户,目前已基本完成安装工作。5.环境卫生设施。目前各村组居民点巷道设置有简易垃圾桶,辖区内共有12处公共卫生间。

(七)公共服务。1.公共管理设施下辖8个行政村活动阵地齐全,集合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党群活动服务站、社区服务等职能。2.医疗卫生设施。各行政村均设有简易卫生室,能满足村民简单的医疗诊断,乡街道设有卫生院1处。3.文化娱乐及社会福利设施。辖区内共有乡村大舞台8处、村级文化书屋8所、健身活动广场16处。

(八)人文地理。1.文化事业。各村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制度齐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千人快闪2次刊登在中组部党员教育通讯板块。连续举办8届沙坝头西瓜文化节,连续举办2届“黄河金岸·醉美梧桐”乡村文化旅游节。组建合唱队荣获全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曲汇演一等奖、灵武市“唱支山歌给党听”群众歌咏大赛第一名、银川市群众大合唱二等奖,社火、农民书画等民俗活动多次受区市媒体关注,建成灵武市首个乡镇级农耕文化馆,梧桐树村民俗文化博物馆接待区内外观摩数百场次。2.地形地貌。梧桐树乡处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缓,地形东高西低,地势整体较平整。土壤类型为灌淤土,砂粘配合适当,质地适中,农业生产状况良好,兼有砂土和黏土之长处,具有适当的保水保肥性和通风透水性,耕性良好。背靠黄河,属于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风大沙多等。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梧桐树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银川市和灵武市各级党代会精神,锚定灵武市“1535”生态经济体系和“精品农业观光小镇”发展定位,抢抓机遇促发展,对标对表抓落实,全乡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站位发展全局,特色产业稳中向好。坚持稳基础、调结构、促增收,在主动融入中心大局中推动特色产业扩面提质。一是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在服务全市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作物供给上走在前、作表率,2022年共播种农作物面积7.82万亩,其中玉米3.8万亩、水稻1.4万亩、春小麦0.6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0.52亩,露地及设施瓜菜种植1.5万亩。自治区党委书记梁言顺到李家圈村调研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二是持续强化农业产业基础支撑。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全乡永久基本农田稳定在6.92万亩,高标准农田3万亩。推动农业土地托管和社会化服务,引导土地流转2.5万亩,全乡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率达97%,“中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万里行走进宁夏”活动在我乡设置2个观摩点。三是扎实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做优“北菜南运”发展模式,西红柿、辣椒、香菜、西瓜、西兰花等喜获丰收,市场稳定趋好。承办第二届“黄河金岸·醉美梧桐”乡村文化旅游节,现场签订农产品订单3.1亿元,受到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四是全力落实群众农业生产保障。确定2022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889户7.38万亩,补贴资金561.22万元。确定实际种粮农户一次性补贴6211户6.2万亩,补贴资金93万元。

(二)根植乡村实际,项目建设平稳有序。强化项目谋划储备,推动优质产业提质增效,稳妥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一是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018万元。落地乡村振兴项目4个,实施梧桐树乡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沙坝头村西瓜种植弓棚及配套设施建设、梧桐树村高效蔬菜育苗设施温棚和河忠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日光温室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均已完成项目验收。二是争取财政奖补资金536万元。实施财政奖补项目11个,分别在8个村实施道路硬化、沟道砌护、路灯安装、健身广场建设等内容,目前正在进行审计结算项目6个,正在进行招投标项目5个。三是争取人大重点建议、政协提案、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壮大村集体经济等项目资金894万元。落实重点项目7个,实施梧桐树乡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道路建设、李家圈村34队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沙坝头村2队断头路硬化建设、杨洪桥村4队健身文化广场建设、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建设、陶家圈村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和李家圈中心村整村推进建设项目。争取银川市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2个,沙坝头村种植300亩小拱棚西瓜,北滩村种植890亩制种玉米。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四是千方百计抓招商引项目。协调推进旧粮库租赁,配套建设6000亩特色种植基地,目前已完成投资200余万元。引进广东客商投资1000万元在杨洪桥村建设冷链、冷库,流转3000亩土地种植供港蔬菜,目前已完成投资500余万元。吸引四川、深圳等地外商在梧桐树、李家圈等村种植特色瓜菜5500余亩。同时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完成上争资金1650万元。

(三)聚焦绿色发展,乡村环境持续改善。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一是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基本完成土地确权和农村宅基地登记核实工作,颁证进度70%。落实黄河流域农业深度节水控水要求,节水灌溉农业面积达6.4万亩。建立乡、村两级林长管理体系,完成绿化造林1.85万株,林带整治8.5公里。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和河滩地专项整治,清理乱堆乱放、私搭乱建等14处,清理骨干沟道沿线垃圾200余吨。累计投入15万元,围绕银昆高速、银西高铁等重点区域开展综合整治,清理垃圾150余吨。二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四拆四平四清四治”专项整治,拆除废弃房屋、残垣断壁等251处9210平方米,清理垃圾、农业废弃物等7030吨。按季度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互观互评,完成76户“空心房”综合整治工作,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完成卫生厕所信息录入,普及率达94.5%;维修卫生厕所623户,使用率达90%以上。推动陶家圈村1队20户“煤改电”试点项目,打造杨洪桥村文化长廊,彩绘史家壕村、北滩村墙体600平方米,评选表彰“美丽庭院”134户,维修镇区街道路灯44盏,全面提升美丽乡村“颜值”。三是牢固树立绿色兴农发展导向。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推广有机肥代替化肥、侧条施肥等技术,瓜菜推广水肥一体化覆盖率达99%,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95%,农作物统防统治面积达4万亩,化肥、农药、除草剂实现零增加。

(四)站稳人民立场,民生福祉逐步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一是对标对表推动农民收入提升。土地流转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2260余万元,土地托管亩均增加农户净收益200元。转移就业4607人,实现劳务收入4032万元。举办5场招聘会,提供1200余个就业岗位;对接经营大户、合作社等主体,带动450余人就近就业,人均劳务收入超过8000元。办理就业困难认定73人,办理失业就业证137个,务工人员购买“铁杆庄稼保”意外伤害保险5286人,审核认证330人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信息。二是用心用情做好民生领域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乡村队三级监测体系,走访“八必访”家庭449户,新识别监测对象14户49人,逐户逐人制定帮扶措施18条。新增低保户29户39人,落实临时救助42户共计23.3万元。发放“爱妮宝”18人次1800元,完成5名大学生“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助学金申报工作。推进14户危房改造工作,发放妇女创业贷款51户630万元、各类困难人员慰问473人次28.86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795人次57.4万元,落实残疾人无障碍改造7户。完成退役军人信息采集321人,办理优抚证171个。三是倾智倾力兜牢疫情防控底线。高效应对同心“4·06”、银川“4·24”、沙坡头区“8·04”、中宁县“9·20”输入疫情,完成11轮全员核酸检测,有序推进疫苗接种,接种率达91.84%。史家壕村、杨洪桥村通过灵武市级健康村创建初验,梧桐树村创建为自治区级健康村,8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公共卫生委员会。

(五)突出治理实效,社会局面稳定安宁。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治理,推动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治融合”迈向更高水平。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建设村民委员会、红白理事会、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等村级自治组织,沙坝头村被命名为“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河湖长制、路长制、林长制、村级信访调解员、调处网格员等网格化管理举措。健全农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机制,2022年各行政村通过“四议两公开”商议重点事项36项,召开村民代表会议40次,确定重点事项42条。春、秋季征兵工作和全乡基干民兵整组训练任务高质量完成。二是丰富精神文明建设载体。开展“我们的节日”、广场舞大赛、“民族团结进步月”等线上线下文体活动30余场次,对接“送戏下乡”15场次,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儿媳”等先进典型252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争取梧桐树村、北滩村2个乡村大舞台建设项目和史家壕村、杨洪桥村2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升项目。梧桐树乡被评为“自治区文明乡镇”、银川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灵武市级以上文明村实现全覆盖。银川市委宣传部组织各县(市)区相关负责同志观摩梧桐树乡、河忠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情况。喜迎党的二十大“跟着镜头看灵武”大型全媒体直播走进陶家圈村。三是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按月召开信访工作例会10次,排查矛盾纠纷39起,化解率达100%,无群体访和越级访情况发生。“零发案”队占比91%,无诈村占比87.5%。梧桐树派出所被银川市公安局命名为“塞上枫桥公安派出所”,河忠堡村警务室被银川市公安局命名为“塞上枫桥品牌警务室”。接收“12345”转办工单132件,已办结131件;接收转办信访件8件,均已办结。开展安全生产和灾害防御百日专项整治行动,检查企业、单位、场所97家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率达92%。开展执法巡查72次、禁牧封育24次,制止秸秆焚烧48次、违法违规行为16起,拆除违法建筑5000平方米,清理占道经营18次,调解土地纠纷8宗。

三、今后工作思路和重点

今后五年,梧桐树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紧扣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使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落实“一高三化”要求,主动融入“1535”生态经济体系,争当先行区建设排头兵,为高质量建成精品农业观光小镇不懈奋斗。

(一)建设产业兴旺农旅融合小镇抢抓自治区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机遇,主动融入全市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板块,借势灵武-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苏银产业园区地市合作的发展东风,明确一、三产业承接配套服务的发展定位。坚持“四水四定”,紧盯节水型生态农业目标任务,打造集“五大产业区、两大景观带”为一体的农旅特色小镇(五大产业区:精品水稻示范区、精品瓜菜开放区、优质牧草供应区、冷链仓储物流区和商贸流通服务区  两大景观带:滨河大道休闲农业景观带、梧桐湖水车观光带)突出资源整合,建设精品水稻示范区。立足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品牌特色,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优质稻种植面积每年不低于3万亩。以杨洪桥村、沙坝头村、梧桐树村、北滩村为重点,紧盯成果转化运用、示范研发带动,逐年提升有机稻、富硒稻及绿色水稻产品的竞争力,按照“五统一”全产业链模式,推动绿色有机优质大米提档升级。深化“北菜南运”,建设精品瓜菜开放区。紧盯建设黄河金岸露地蔬菜核心产业带,以沙坝头村、梧桐树村、河忠堡村、陶家圈村为重点坚定不移推动瓜菜产业外向型经济体系提质增效,保障每年订单蔬菜种植面积不低于2万亩。持续推动同东南沿海客商的招商合作,以“五优”蔬菜基地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快供外蔬菜延链补链,实现产业实力强链壮链。深度挖掘沙坝头西瓜“一村一品”产业特色,办好西瓜文化节、提高市场占有率。借势“草畜东风”,建设优质牧草供应区。紧盯蒙牛百亿集群项目落地的发展东风,乘势而上贡献全区“黄金奶源带”建设的“梧桐力量”。以李家圈村、史家壕村为重点,持续推动土地流转、资源整合,逐年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持续加大同白土岗乡草畜产业的协作力度,让梧桐树乡成为全市牧草供应的主阵地。加大协作力度,建设冷链仓储物流区。打破“各自为战、同质竞争”的发展困境,加快全乡境内冷链基地的协作力度,以河忠堡村、杨洪桥村、沙坝头村、陶家圈村为重点做精做强物流集散、仓储保鲜、冷藏运输、制冰等配套功能,推动形成服务周边县区冷鲜果蔬内转外输的优势产业。聚焦提标改造,建设商贸流通服务区。发挥好辖区内30余个农产品集贸市场、零散交易市场的资源优势,结合中心村庄规划建设,以河忠堡村、梧桐树村为重点,加快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提标改造、改建扩建。用好用活农村电商,主动融入“智慧物流”,健全和完善农资销售服务体系。力争建成以大市场和公益性市场为龙头、以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商贸物流中心为骨干、以便民市场和经销网点为基础的商贸流通三级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做强产业融合特色,打造滨河大道休闲农业景观带。主动融入滨河休闲农业观光带建设,围绕滨河田园综合体做大做强休闲观光农业,以陶家圈村、李家圈村、沙坝头村为重点,形成集亲情农业体验区、观光农业采摘区、休闲农业摄影区、科普农业教学区、有机产品展销区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景观带。开发本土特色优势,打造梧桐湖水车观光带。积极融入沿黄风情旅游度假区建设,以陶家圈村、李家圈村为重点,深挖黄河古灌区文化底蕴,主打“黄河落日、水车长廊”旅游品牌,办好乡村文化旅游节,推介“梧桐十二连湖”旅游特色,探索发展乡村民宿,打造精品乡村旅游路线。

(二)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优美小镇。深入推进水权、排污权、山林权、土地权和碳排放权“五权”改革,完成乡村总体规划编制,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岸绿景美的“美丽梧桐”。高标准完善中心镇区配套。持续深化镇区冷链物流集散、粮油加工集贸、农技推广服务、农资销售配套、农旅休闲观光配套功能。持续推进镇区风格美化、适度亮化、环境绿化。高质量推进全域绿化工程。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中主动担当作为,坚持“点线面”结合,大力推进主干道路、庄点巷道绿化工程,促进生态乡村优化升级。围绕沟渠绿化、农田林网、村庄绿化、绿色通道、高效林业、森林抚育等工作内容,下大力气集中解决部分片区绿化率不高、覆盖面不大等突出问题。高水平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实施全乡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深度盘活闲置宅基地资源,规划建设中心村庄,建设集中连片美丽宜居示范乡村。高标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动,对辖区内集中庄点进行污水处理改造,全面巩固“厕所革命”“后半篇”文章,全面改善乡村环境面貌。高效能抓好黄河生态治理保护。紧盯“三禁三减”“四尘同治”“五水共治”“六废联治”,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自觉扛起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的时代使命,统筹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畜禽粪便污染、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全力抓好农业“三减”示范区建设,坚持和完善河长制运转体系,加大养殖业上山入园和粪污综合治理力度,加大秸秆禁烧巡查执法力度,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一体推进防洪抢险、农业生产和河滩地治理,认真落实入黄口水环境提升工程,全力做好黄河灵武段标准化堤路工程等项目的协调服务。

(三)建设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小镇。健全党领导下的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五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坚持“政治”引领乡村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动摇,深化“田园党建”服务品牌创建,坚持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围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综合运用项目资金、社会资本打造集体经济新的“增长极”,推广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梧桐经验”,让村党组织“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坚持“自治”乡村。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深入实施村级后备干部培育转化,坚持一线锻炼、一线成长,突出政治标准加大村“两委”班子、村民小组长的能力素质培训。发挥好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推行“三亮三定三积分”党员管理模式,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投身全乡发展大局。坚持“法治”乡村。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提升新时代综治工作水平。大力推进“三无三好”乡镇村居创建,实行诉源、警源、访源“三源共治”,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机制化,强化重点行业领域治理,确保乡村安宁、群众安乐。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提升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水平,守好维护政治安全生命线。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筑回汉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创建特色鲜明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坚持“德治”乡村。巩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建强乡村志愿服务体系,持续表彰一批创建活动先进个人,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坚持“智治”乡村。深入推进“雪亮工程”“灵盾工程”,深化“互联网+基层社会治理”,继续打造平安乡村智慧警务中心、推行“12880”特色工作法,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

(四)建设生活富裕群众满意小镇。围绕自治区民生“四大提升行动”,坚持人民至上,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更有温度、更显厚度、更具深度。一是让群众“富口袋”。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持续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后续管理工作,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力构建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发展乡村普惠金融,引导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认真落实创业就业贷款的审核发放,结合“政银担”合作方式创新,加快农业保险多层次体系推进工作,全力拓宽“三农”融资渠道。全力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行动,巩固拓展自治区“两个带头人”工程成果,围绕产业发展定位,写好乡村人才“选、育、管、用”四篇文章。二是让群众“富脑袋”。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用好用活村级活动阵地,引导群众文体活动健康发展。积极对接文化下乡活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课外教育及主题实践活动,逐步完善乡村休闲娱乐文化体系建设。三是让群众生活满意。持续解决好群众淌水难问题,砌护、疏通梧桐中路、梧干渠边路两侧穿庄点沟道沟渠,逐年提升高标准农田示范方覆盖面积。持续解决好群众行路难问题,综合运用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路长制管理等机制,逐年提升庄点巷道和主干道路的硬化率。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开展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利用工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持续呵护学龄儿童的健康成长,确保全乡义务教育入学率、完学率达100%。努力改善辖区内学校办学条件,定期开展校园安全大排查,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加强乡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实施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建立完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党管武装和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各类事故灾害风险,营造全乡安全稳定环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