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银川市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系列部署,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大力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执行公开、结果公开、服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根据《灵武市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推进政务运行全过程公开
(一)推进决策公开
1.实行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对由镇政府牵头拟定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和重点工程项目,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要在决策前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三化一满意”短信、公示栏等平台向社会公布,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决策做出后,要及时通过以上平台公开相关文件和议定事项。
(责任部门:各办公室、中心)
2.推行重大民生决策民意调查制度。对涉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各部门要建立并推行民意调查制度,引导公众广泛参与政策制定,及时准确充分回应社会各方特别是利益相关方的关切。
(责任部门:各办公室、中心)
3.推行政府会议公开制度。对涉及重点民生事项的会议议题,制定会议方案时,邀请有关方面人员列席会议,每年此类会议不少于1次。
(责任部门:综合办公室、民生服务中心)
(二)推进管理公开
按要求通过市政府网站全面公开、集中展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及时更新动态,方便公众获取和监督。按照“谁执法、谁公示”“谁监管、谁公示”“谁检查、谁公示”的原则,集中向社会依法公开行政执法信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畅通公示平台和社会公众意见反馈互动平台。
(责任部门:各办公室、中心)
(三)推进执行和结果公开
1.推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公开。对重点改革任务、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等决策部署,相关部门要将任务目标、主要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和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后续举措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推动决策落实。
(责任部门:各办公室、中心)
2.健全重大决策督查情况公开制度。加大重大决策部署督查情况公开力度,主动公开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以及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责情况,强化决策执行力。
(责任部门:各办公室、中心)
3.推进重大决策落实结果公开。按要求公开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主动公开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决定事项、年度重点工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等结果及时公开。
(责任部门:各办公室、中心)
二、深化重点领域信息主动公开
1.灾害事故预警、救援领域。准确迅速发布突发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灾难等应急处理与救援、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次生灾害预警防范等工作情况及动态信息。
(责任部门:各办公室、各中心、各村)
2.推进财务运算信息公开。镇村两级加强财政运算信息公开,规范公开方式。利用“三化一满意”、村务公开栏等方式及时公开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情况,加强对镇村财政收支的监督。
(责任部门:财经服务中心)
3.突出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征地等社会高度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政务公开工作。对低保、特困救助、住房救助、残疾人福利、计划生育救助等事项,公开救助对象认定标准,救助标准、福利补贴申领及审批程序等相关政策,有针对性的公开救助款物的管理使用、福利补贴发放等情况。在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保护好相关人员个人隐私。
(责任部门:综合执法办公室、民生服务中心)
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1.建立健全政务舆情回应工作机制。做好组织协调工作,遇有突发事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信息。
(责任部门:党建办公室、各村)
2.做好政务舆情回应工作。积极回应对涉及公众切身利益且产生较大影响的、涉及突发事件处置和自然灾害应对的、上级政府要求下级政府主动回应的政务舆情,各办公室、各中心、各村要落实责任、快速反应,按程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对重大政务舆情回应不及时、不准确而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问责。
(责任部门:各办公室、各中心、各村)
四、优化融合政务公开渠道
1.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强化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每天登陆,按要求对公开信息及时、主动公开,提高信息发布和互动回应时效。进一步强化审核职责,严把上传信息的政治关、政策关、法律关、保密关、格式关和文字关。
(责任部门:综合办公室)
2.更好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理顺政务新媒体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对重要会议活动、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重要动态等信息,运用官方政务微博等媒体平台,及时转载转发各级党委、政府重要政策文件信息,主动发布涉及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各类工作信息。集中力量做强做优1个主账号。
(责任部门:综合办公室)
3.积极拓展公开渠道。在民生服务中心建设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配齐必要的设施设备,完善制度机制,制作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流程图,安排专人负责指引。鼓励深度开发各类公开便民服务载体,最大限度方便公众获取政府信息。
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处理政务公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部署推进工作,明确一名同志分管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明确工作机构。
(二)健全制度规范
1.完善工作机制。综合办公室作为政务公开工作的牵头办公室,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指导推进、督查调度责任,凝聚各方合力,协同推进工作,指导各办公室、各中心、各村及时做好发布工作。
2.建立政务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坚持“先审查后公开”、和“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好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和监督检查工作。特别是针对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的信息,严格审查程序,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
(责任部门:综合办公室)
(三)强化督查考核
1.加强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和监督。将信息公开、政策解读等方面情况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强化政务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定期对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重要信息不发布、热点回应不及时的,要严肃批评。
(责任部门:综合办公室、党建办公室)
2.强化工作激励和问责。建立政务公开工作定期通报制度,对成绩突出的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对不履行公开义务或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予以督促纠正,问题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责任部门:综合办公室)
灵武市崇兴镇人民政府
2022年6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