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灵武市紧紧围绕发展自治区“六新”产业和银川市“三新”产业,持续发展壮大“1535”生态经济体系。上半年,灵武市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7%,位列银川市第二、全区第三。
一是全方位服务企业,纾困解难迈出新步伐。深入开展“入企问需、入企问困,为企解忧、助企发展”活动,今年以来,累计解决各类困难问题64件。开通灵武市“9871”工业企业服务热线,健全工业企业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建设集感知链、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资金链五大应用模块为一体的工业产业大脑平台,精准匹配惠企政策,及时发布融资贷款产品,实现数智赋能,助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实施绩效综合评价,力促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研究出台《灵武市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实施方案(试行)》,按年度对市属除电厂和燃气、给排水、垃圾焚烧、污水处理外,所有规上工业企业的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6方面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得分将企业分为A、B、C三类,并分类施策,优先发展A类、提升发展B类、帮扶转型C类。灵武市工业领域类财政扶持奖励资金,对 A、B、C类企业的奖励项目,补助系数分别为1.2、1.0和0.8,倒逼企业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是谋划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面。围绕实现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目标,积极探索利用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及时协调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困难问题,推动中再生废钢、云耀再生铜、晨宏再生铅等一批重点企业产能充分释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1-6月,再生资源产业完成产值2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5%。围绕奶产业高质量发展百亿集群,加快实施蒙牛乳业乳制品生产建设、富杨乳制品生产加工等项目。截至目前,推进中粮年产18万吨饲料、富杨乳制品生产加工(一期)等项目已建成投产,蒙牛乳业已建成智能生产线9条,已投产运行4条。大力发展优质粮食、高端肉制品精深加工,实施福兴神农优质肉羊屠宰产业化建设、宁羴源数字经济加滩羊屠宰精深加工建设等项目。1-6月,绿色食品加工类产业实现产值11.2亿元,同比增长44.8%。全力做好现代纺织延链补链强链壮链文章,引进实施新澳集团年产260吨精纺多组份特种动物纤维技术改造项目,持续做大现代纺织产业。4月28日,举办中国(银川)现代纺织大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精品羊绒产业名城”荣誉称号,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为“中国(灵武)国际精品羊绒之都”授牌,灵武市续享“中国国际精品羊绒之都”称号,并分别与内蒙古鹿王、浙江康赛妮、青岛源泉机械、嘉兴欧美斯签约了合作项目。1-6月,现代纺织类产业实现产值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