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优环境·稳发展”宁夏灵武市多部门协同联合 构建营商环境发展新格局

信息来源:灵武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2-09-21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稳经济促增长保发展为大局,全方位落实决策部署,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能作用。一方面坚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任务,围绕自治区、银川市的政策方针,全力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另一方面全面提升“智慧监察”水平,加强行业乱象排查整治,助力平安灵武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力营造优质的劳动力市场监管环境。与此同时,推动惠企政策“免审即享”,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一、创新举措

(一)惠企政策“免审即享”,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决策部署,推动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早发力、效果早显现,更好发挥稳岗扩岗政策效应,灵武市人社局推进参保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审即享”。

企业“免申报”,数据筛查更精准。灵武市人社局失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税务系统数据推送,精准筛查符合条件的参保企业,明确企业社保缴纳账户信息,减少资金发放中间环节,稳岗返还资金直达企业社保缴纳账户,进一步优化业务经办流程,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压缩办理时间。

企业“零跑腿”,政策服务更优化。以往,企业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既要主动申请又要线下递交材料,既耗费企业大量时间精力,又增加了企业负担和成本。推行“免申即享”后,企业无需提出申请,更无需提供任何申请材料,系统数据跑路替代了企业跑腿,进一步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企业“做减法”,政策享受更便捷。实施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审即享”政策后,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改变了以往企业搜集政策信息、准备申报材料等繁琐的环节,通过数据共享、筛查、比对等方式,只要企业符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的条件,稳岗返还资金将主动发放到位,进一步提升了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主动、精准、智能化水平,提高政策受益率。

截至目前,灵武市已完成第一批企业稳岗返还资金发放工作,为934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资金573.9万元,稳定岗位16679人,第二批稳岗返还资金正在审核阶段。

(二)推行“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创业帮扶模式。大力宣传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为求职者、企业等服务群体提供全方位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保障,截至8月底,成功发放创业贷款57笔,共计4837万元(其中个人37笔,579万;企业20笔,4258万),培育创业实体309个,创造新岗位736个,全民创业带动就业人数2194人,开展各类培训36期2020人。

(三)全面促进就业工作开展,做到“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以“春风行动”“四送两问”行动为发力点,开展专项服务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6场次,其中线下9场次,线上27场,参与企业365家,提供就业岗位17108个,通过灵武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累计为432家企业发布招聘信息,提供就业岗位16028个。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76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79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32人。支持高校毕业生多途径就业,持续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实名制服务,2022届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服务656人,就业率达27.41%。“三支一扶”在岗175人,在岗事业单位实习大学生83人,青年就业见习在岗20人,青年就业见习单位29个。

(四)完善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机制和劳动矛盾调处机制

巧抓重点工作,提升“智慧监察”水平。以宁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系统为依托,实现劳动保障监察业务工作“线上”办理,积极引导劳动者通过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宁夏根治欠薪二维码等渠道实现“码”上维权,对涉及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坚决做到快立、快办、快结。上半年以来,线上线下共办理欠薪线索602件,法定时限内结案率100%,为1493名农民工(职工)追讨工资1386.08万元。同时,大力推广使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指导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录入平台,督促企业维护、完善平台信息125条,并及时处理预警信息,实现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实施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开展劳动保障监察领域乱点乱象线索排查,强化行业领域综合治理。按季度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和因欠薪列入“黑名单”管理的企业,达到惩戒一个、规范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今年上半年,我市根治欠薪工作总体向好,未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和列入“黑名单”管理的企业,既规范了企业的用工行为,也打击了行业领域各种乱点乱象违法行为,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二、下一步计划

灵武市人社局将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以为企业纾困解难为抓手,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发放第二批企业稳岗返还资金,让各项惠企政策成为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真金白银”,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活动,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围绕城乡劳动力就业需求、企业用工需求,开展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采取订单式、定岗式等开展装载机操作、挖掘机操作、家政服务人员等就业技能培训;针对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创业培训。

创新宣传和执法方式,继续强化执法检查。利用公众号、官方网站、抖音、微博等新媒体,深入宣传和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营造良好的用工和维权氛围,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推动各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普法宣传工作走向深入。加强各行业劳动用工监管力度,指导企业建立良性发展的用工秩序,强化日常巡查、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的执法检查方式,做到无死角、全覆盖,依法依规处理好各类欠薪欠费问题,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