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灵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灵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1-23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根据《银川市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登记备案制度》和《灵武市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我局扎实开展了2024年度市场各领域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落实年度涉企行政执法常规检查工作计划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严格落实涉企检查批准制度、备案制度及涉企检查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市场监管领域涉企检查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守牢食品安全“坚实底线”。先后开展元旦春节、集体聚餐、校园周边、特供酒、枸杞、“两超一非”等专项整治检查2282家次,督促整改风险隐患419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39份,下发当场处罚决定书22份。配合完成国家专项、自治区、银川市食品监督抽检557批次,指导新百等3家大型商超快检室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4760批次,抽检总体合格率达98%以上。利用“食安灵武”智慧监管平台线上巡查餐饮单位2226家次,发现问题隐患818处。

二是筑牢药品安全“健康防线”。深入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检查药械经营使用单位156家次,排查风险隐患533条,整改完成率100%,完成“两品一械”抽检48批次,抽检完成率100%。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全市上报药品不良反应323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93例,化妆品不良反应22例。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码工作完成率达100%。与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西夏区分局签订跨区域药品监管协同执法协议,打造跨区域药品监管协同执法示范区,两地信息共享互通、检查联动协同、人员互派交流,充分发挥“1+1>2”的联动效力,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9人次,发现风险隐患29处。

三是严守特种设备安全“生命红线”。深入推进城镇燃气专项整治行动、特种设备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燃气压力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聚焦供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和气瓶充装等关键设备、环节开展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06家,检查特种设备2658台(套),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525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130份。

四是扎紧质量安全“牢固界线”。先后开展农资、学生儿童婴幼儿用品、建筑装饰材料、消防、成品油、清洁煤、电子门锁、电动自行车等14项专项检查,监督抽检产品298批次,立案39起,罚没款23.3万元,没收不合格产品437件/个。大力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指导蒙牛申报全国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典型案例,我市80%以上企业已配置首席质量官。实施“质量助企惠企”行动,与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银川市高新区联合做好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对接,对瑞银、德福等6家获证企业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指导灵武德福纸杯厂做好产品召回工作。

(二)立足产业兴市,助推灵武经济发展“上台阶”

一是提升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深入我市优势特色企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走访,采取专题培训、座谈交流、观摩互鉴等多种形式为企业纾难解困。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撤回涉及14家企业42件非正常专利申请,指导1家企业对3件非正常专利申请进行申诉。截至目前,我市有效发明量290件,同比增长25.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73件/万人,同比增长25.1%;商标注册量105件,全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量2104件,同比增长5.0%。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件,农产品地理标志1件。二是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依法推进轻微免罚、首违不罚,通过行政提示、行政约谈、行政指导等柔性监管方式,教育引导经营主体依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联合工商银行灵武支行靠前服务,向更多个体私营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为市场主体准入“松绑、鼓劲、助力、铺路”,让各类市场主体“进得了、能发展、会壮大”,2024年登记在册个体户达14769户(去年同期12791户),同比增长15.46%。三是强化标准示范引领。对我市现有的7家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指导宁夏白芨滩生态文化教育有限公司获评第四批自治区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组织推荐22家个体工商户申报“名特优新”称号。坚持计量惠企、计量助农、计量为民,对灵武市周边、白土岗奶牛养殖基地78家企业、85台电子汽车衡等计量器具进行免费检定,为企业节省资金72.59万元。

(三)严格落实涉企检查批准及备案制度

积极贯彻落实涉企检查批准及备案制度,加强内部各室、队、所之间沟通协调,减少企业检查频次,坚决杜绝以执法为名,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经营活动等监管行为发生,促进企业经济健康快速开展,对企业检查实行备案制度,并将年度涉企检查计划按时向市司法局报备。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广告监管。加强对网络售假、虚假宣传、虚假促销等违法行为的治理,努力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新机制。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将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广告作为重点领域,大力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二是加强价格监管执法,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并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指导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和相关政策措施清理工作。持续开展涉企收费检查,突出幼儿园收费、房地产收费等重点领域违规收费行为治理。持续加强水电气、教育、医疗、电商、物业、停车等民生重点领域价格行为监管,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百姓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和维权援助,加大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积极对接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发挥宁夏银湖农林牧开发有限公司地理标志运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总结工作经验,继续培育地理标志运营试点企业。

四是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机制。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综合监管、智慧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积极探索构建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五是进一步强化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督促企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特种设备监督检查全覆盖,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稳步推进。开展纤维制品、电线电缆、装饰装修材料、农资产品、煤炭、车用汽柴油、食品、城镇燃气相关等产品专项检查。建立完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监管档案,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现场检查,及时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