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灵武市综合执法局2023年行政执法年度报告暨2024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灵武市综合执法局  发布时间:2024-01-12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2023年度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情况

1.组织培训学习,全面提升执法队伍水平。

一是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要求,我局通过“法治教育网”平台组织全体执法人员认真学习并参加考试,保证参学课时在60课时以上,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规范执法行为,参加线上培训人数99人;二是组织开展执法规范化专题培训1次,主要针对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及执法文书案卷制作、装订进行集中学习,要求执法人员规范执法、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和职责,文书制作和送达严谨规范,杜绝出现行文不规范和书写错误问题,培训人员96人次;三是组织行政执法法律法规考试2次,参考人员98人,检查普法工作成效,以考促学、以考促用、以考促能;四是举办为期一周的封闭式综合执法水平提升培训班2期,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提升综合执法水平,参训人员110人次;五是邀请律师开展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对《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宪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解读;六是制定《灵武市综合执法局领导及工作人员“半日”学法计划》《灵武市综合执法局“八五”普法学习计划(2023)》,要求执法人员每周以中队为单位自行学习,通过学习法律知识、队列训练、户外拓展、文书制作与互评等多种形式,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养、执法文书制作水平及执法能力,提升基层执法治理能力。

2.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加强交流学习。

一是参加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综合执法大讲堂”6期20余人次;参加银川市综合执法系统“请进来学先进、走出去促提升”专题培训班,“以案促学、以案促改”专题培训班共10余人次;二是参加司法部办公厅“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视频会议3天2人次;三是参加2023年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培训班,为期一周,参训2人次;四是参加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干部职工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3人次;五是参加银川市综合执法系统行政执法改革专题培训班,为期一周4人次;六是参加灵武市2023年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培训班1人次。

(二)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1.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为积极贯彻自治区、银川市、市委关于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部署,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灵武市综合执法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灵武市综合执法局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灵武市综合执法局重大行政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规范化,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总体要求,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健全内部行政执法法制审核机构,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根据我局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法治政府建设、三项制度、案件审理委员会等领导小组人员结构和成员,聘请职业律师充实和加强法制审核机构专业力量,进一步加强我局法治力量。一是严格实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通过政府网站和部门行政执法信息公示的统一平台,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行政执法信息,实现执法信息互联互通,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本单位共有执法人员98名,其中取得行政执法证88名。2023年办理行政许可311条、行政处罚449条,本年度共公示一般程序行政执法案件20件;二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我局为各执法中队共配备执法车辆11辆,执法记录仪63部,对讲机20部,蓝牙打印机20部,刻录机9台,笔记本及台式电脑18台,录音笔8支,无人机1部,切实保障执法力量,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三是进一步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根据《中共灵武市综合执法局党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针对重大决策,一律经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制定印发《灵武市综合执法局重大行政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灵武市综合执法局行政执法联络员制度》《灵武综合执法局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制度(试行)》《灵武市综合执法局案源登记管理制度(试行)》等制度文件,从制度上扎紧篱笆,保障法制审核工作有序有力开展。由法规室负责普通程序行政执法案件法制审核和监督,法制审核人员4名,其中法学专业4名,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1名,法制审核率达100%,实行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制度,针对行政处罚款数额较大和复杂疑难的案件,召开重大案件集体讨论会10次。

2.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根据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关于印发<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自由裁量权基准>的通知》,我局遵照执行《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自由裁量权基准》,其中包含建筑领域、市政、房地产、水利工程等各领域,要求执法队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规范使用裁量基准,进一步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适应行政执法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需要,我局及时改进执法工作,要求执法队员在制作执法文书时注重说理性,必须载明自由裁量权的衡量情况和处罚事由,并及时在灵武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让行政裁量权基准真正落到实处。

3.落实柔性执法。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实行提醒、警告、处罚、诉讼文明执法“四步走”,运用教育劝导等非强制手段解决城市管理问题,以规范的服务取代简单的执法,激发城市管理中市场经营活力,遵照执行自治区住建厅包容免罚清单,全年警告2.1万余次,发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90余份,不断创新执法监管方式方法,推行柔性执法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相结合,使柔性执法成为基层改进执法工作、提升执法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2023年办理不予处罚案件2件、从轻处罚案件13件。

4.健全“两法衔接”体制机制。

认真做好“两法衔接”工作,根据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需要,为节省资源,加强信息数据一体化建设,我局认真做好宁夏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案件录入工作。2023年办理行政处罚案件449件,其中一般程序22件,简易程序427件,均在宁夏行政执法监督平台上完成录入,实现执法信息互通互联,目前尚无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案件。

5.健全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开展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

研究制定《灵武市综合执法局案源登记管理制度(试行)》《灵武市综合执法局跨领域、跨部门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协调制度(试行)》,同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务局就违法案件线索移送联合印发《配合协作机制实施意见》,加强行业监管和综合执法衔接,规范行政执法案件跨领域、跨部门移送工作,提高办案协同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6.重点领域执法情况。

始终坚持“网格化、法治化、精细化”要求,从严从实抓好市容秩序综合治理,一是规范流动摊贩经营管理。在庙前街、灵白街早晚市、高庙小广场周边规划部署春联、灯笼、中国结摊点,水果、干果摊点等春节期间临时摊位共121个,允许沿街商户在春节期间店外经营,并与经营者签订《春节期间临时摊点设置安全管理协议书》《店外经营承诺书》;规范经营流动餐车,在城区施划流动餐车经营区域102处,西瓜摊点44处,并发放44顶遮阳方伞,设置30处月饼临时摊位,推行“摊规点”集中经营管理。二是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清理“三乱”广告、流动摊点、乱堆乱放,规范店外经营,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2300余份。开展非机动车违规停放专项整治行动,约谈共享单车运维企业2次,清理共享单车540余辆、乱停乱放非机动车90余辆,挂牌锁车212辆,针对青桔单车乱停乱放依法立案10起,安装非机动车停放指示牌145块,施划机动车停车位1369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882.01平方米、标线680平米。三是加强安全生产领域整治。对建筑工地、城区燃气、“九小场所”开展安全检查,开展沿街餐厨垃圾桶、空中飞线、门头牌匾等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建筑工地、餐厨垃圾投放及收运管理,全力保障安全生产工作。2023年,累计排查整改消防隐患1178家,其中门头牌匾227家,金属防护栏951家。排查流动餐车、早晚市摊位、便民服务维修点用电用气安全检查270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18份,督促停业整改16处。四是做好文明养犬专项治理工作。办理电子犬只准养证21个,年审换证10个,创建文明养犬示范小区24个。开展流浪犬专项整治行动,执法人员采取步巡、车巡等方式,对学校、小区、公园、背街小巷等流浪犬出现较多的区域以及群众普遍反映流浪犬比较集中的地段进行巡查,对无主流浪犬集中进行捕捉、登记、收留,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五是完善便民配套设施。设置石榴籽便民信息发布栏30块,增设石榴籽便民服务维修点4处,更换破损道旗1173块、街路巷牌685块、创城公益广告986.51平米等,粉刷城区内背街小巷墙面共计38632.3平方米,实施更换道路名牌794块。

7.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

由专人负责宁夏行政执法监督平台行政执法案件信息录入工作,保证案件信息录入及时准确,2023年录入案件总量449例,其中行政处罚449例,办结449例。

二、2023年执法工作创新亮点或典型经验

一是成功创建“五星级”执法中队。打造综合执法局直属执法中队,建立综合执法服务大厅,阵地建设完备,规定硬件设施完备,执法人员着装规范、执法装备佩戴完整,执法行为文明规范,执法人员学习培训落实到位、学习笔记资料齐全,案件办理能够实现多领域执法办案,案卷制作规范、归档及时,及时处理12345信访投诉举报件,在银川市综合执法系统2023年“四星级”执法中队联审联评工作中,灵武市综合执法局直属执法中队被授予“五星级”执法中队荣誉,社会和群众满意度达到98%,也是银川市唯一一个“五星级”执法中队。受到玉龙市长表扬,“市综合执法局工作有成效、有创新,值得肯定”。

二是获选银川市综合执法系统2022年度“十大优秀行政执法案卷”。2022年我局制作的“XX公司擅自将餐厨垃圾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案”成功获选银川市综合执法系统2022年度“十大优秀行政执法案卷”,在2023年受到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通报表扬。

三、存在问题

(一)执法队伍的思想建设及学习教育不够深入。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方面仍有差距,干部职工的思想建设及学习教育有待深入,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业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在针对执法人员的法治培训方面,自行组织培训存在培训时间、培训范围上的局限性,导致执法中各项工作的方式较为单一,需要“引进来”优秀的工作方式,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及工作效率。

(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还需不断推进。目前执法改革阶段,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存在移交权力,不移交专业人员的情况,大量跨专业、跨领域的案件,涉及各部门的法律法规都要执行,不仅数量增加,而且性质各异,对专业性强的处罚事项调查手段有限,缺少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原有的执法队员来源单一,没有接触过相关技术知识,所谓“隔行如隔山”,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困难。

四、2024年工作计划

(一)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的落实和划转事项的有序衔接工作,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权必须为”,确保依法行政。在规范队伍执法行为上下功夫,修订完善各项制度,制定单行实体性、应用性工作手册,解决管理职能交叉、重复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使执法人员有章可循,建立统一有序的城市综合执法管理格局,进一步厘清各部门职责。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进城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对市容环境、道路交通安全、建筑工地、大气污染、食品安全、校园周边、文明养犬等专项整治。按照银川市综合执法监督局关于文明养犬示范小区创建标准要求,在原有基础上新创建文明养犬示范小区,同时做好文明养犬宣传、流浪犬只收治,电子准养证办理等工作。加强对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监督管理,加大对城区内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的处罚力度,倒逼市民养成规范停车习惯。严格落实《“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加强巡查,及时将安全隐患整改上报。加强餐厨垃圾管理,对餐厨垃圾桶沿街摆放行为依法进行处罚,督促餐厨垃圾运输企业按时按规运输。

(三)提升综合执法治理水平。打造“一专多能”的执法队伍,加强不文明执法教育警示,创新方式方法,采取专业培训、考察培训、院校培训等多种方式,邀请党校老师、法律顾问及上级部门业务骨干对执法人员进行全领域、全业务、全技能培训学习,针对行政执法疑难复杂情况进行专门指导培训,加大行政执法文书制作和案卷装订归档培训,精心打造一支“一岗多责”“一专多能”“内外兼修”的综合执法队伍。


                                                   灵武市综合执法局

                                                     2024年1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