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找准突破点 打造闪光点 ——灵武市奋力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信息来源:灵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9-26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今年以来,灵武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先行区建设和“强首府”战略目标,立足“区内保一流、百强争进位”工作要求,坚持安全为基、产业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一是增强发展动能,多项指标领跑区市。围绕“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三季度超时序、四季度满堂红”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精准施策,突出项目带动引领作用,实施特色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增量产业提升“三大行动”,经济发展各项指标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8.75亿元、同比增长8.2%,稳居全区第一,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排名银川市第一。把项目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谋划基本建设项目197个,总投资832亿元,开工项目108个,蒙牛乳业全数智化工厂、华电200MW/400MWh共享储能电站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50亿元,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8%。出台了《进一步推进投资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汇编》,常态化开展“入企问需、入企问困、为企解忧、助企发展”活动,兑现工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产业奖补资金1.14亿元,解决企业融资、用地、销售、项目手续办理等难题163个,1-7月,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1%、居全区第三。实施农业增效工程,开展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做强灵武长枣、上滩韭菜、莎菲蜜瓜等特色产品,加快推进养殖企业数字化改造,奶牛、肉羊存栏分别突破19万头、70万只,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连续6个季度排名全区第一。扎实推进56件民生“十心实事”,加快推进第七中学、农村清洁取暖、农村公路质量提升等民生项目建设,上半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4万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全区水平,居银川市第一。

二是促进交流互动,多项经验全国推广。面对经济内外循环不畅,市场投资消费信心不足、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够等问题,灵武市深入挖掘政策落实、城乡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亮点经验,加强交流合作、互鉴互促,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和高水平赛事。举办2023中国(银川)现代纺织大会、中国(国际)乳业智能智造高峰论坛暨全球乳业首座全数智化工厂投产仪式,发布了90余种纺织新品,实现了科技创新对高端乳业发展的赋能和推动,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灵武精品羊绒”“高端奶之乡”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成功承办全国第二届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大会,发布了《乡村发展企业社会价值指数》行业研究报告及“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倡议,灵武以社会工作联动效应激活产业振兴“乘数效应”工作经验在全国推介,成为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西部社会工作人才实训实践基地。承办2023年中国女篮系列热身赛(中国vs澳大利亚),激发全民健身热潮,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向全国人民展示了一个青春洋溢、热情好客、活力四射的美丽灵武。同时,承办了全区农技推广观摩培训会、农产品质量安全观摩培训会等6个自治区级会议,水稻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模式、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智慧监管亮证创新模式在全区推广。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多项工作先行示范。持续深化“六权”改革,聚焦山林权政府回购试点创建,建立政府回购机制、设立政府回购基金,山林资源政府回购经验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和2023年国家林草局《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第三批)》。国能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建设实施的“22兆瓦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耦合热电联产示范工程通过工信部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成果鉴定,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立足全市特色优势产业资源禀赋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服务到户”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荣获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重点单位、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中国良好农业规范高质量发展试点县、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4项“国”字号荣誉。依托完善城乡公路网络,持续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被交通运输部拟确定为第三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创建示范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