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 助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灵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8-30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土地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可以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提供广阔空间。灵武市充分发挥山川并济的自然优势,主动对标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布局,全面保障土地资源要素供给,充分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构建了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区有示范、全国有实力的优质奶源基地。

一、做优土地规划,保障产业发展

灵武市拥有基础设施、产业基础、交通区位等优势条件,严格按照规划、建设、质量、管理、标准、环保“六个一流”,高标准建设养殖基地。一是编制土地规划。紧紧围绕养殖产业发展实际,编制养殖基地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国有天然牧草地和未利用地,总体规划占地面积22.4万亩的养殖基地。规划入驻养殖企业185家,养殖用地5.09万亩,现已入驻养殖企业103二是规范土地流转。明确职能部门、各乡镇工作职责,设施农业用地办理由养殖基地企业向乡镇人民政府提交申请,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等指导签订国有土地设施用地有偿使用合同、办理征占用草原(林地)手续、提交土地复垦保证书,最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发设施用地批准书。

二、用活土地资源,实现增值增效

依托辖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农牧资源,探索“牧光互补”发展模式,通过光伏组件替代牛舍棚顶材料,利用光伏组件发电解决牧场用电需求,实现牧场碳排放、牧场建设费用、牛舍温度“三降”目标。同时不再额外收取土地租赁费用,只需由光伏发电项目实施单位和设施农用地批准单位达成使用协议,同一地块既能生产优质鲜奶又能提供清洁能源,实现“棚下养殖、棚上发电”,推动土地实现了“一地两用”。以宁夏塞上牧源牧业有限公司为例,投资建设的两个5.99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年均发电量933.29kWh,节约标准煤373万吨,每年可为牧场节约电费成本30万元

三、强化土地服务,提升产出效益

灵武市从棚圈建设、信息化管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科技人才引进等方面对养殖主体进行扶持,加快构建上下游配套一体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推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灵武市奶牛存栏量达到18.9万头,日产鲜奶2800余吨,养殖业实现产值约30亿元,亩均产值达5.89万元,土地利用效益显著提升。一是细化政策扶持标准。明确养殖基地入园基本条件,对奶牛达到1000头以上、肉牛2000头以上等规模的方可入园。出台养殖业发展扶持政策,对当年入驻并按照投资协议约定标准新建养殖场存栏奶牛达到设计存栏的,每平米补助60-100元,支持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益。二是用好科技人才引擎。坚持科技人才助力养殖业存栏、品质大突破,提高产值、扩增效益。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与技术优势,设立博士工作站,挂牌成立宁夏奶牛科技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奶牛现代产业学院、宁夏大学农学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等。投资5000万元建设全区功能最全,集生鲜乳生产、疾病防治、饲料检测和种子工程培育等为一体的奶牛服务中心,在全区率先实施自繁自育,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移植高产奶牛克隆胚胎120枚,体外受精胚胎411枚,成功培育出高产克隆奶牛3头,填补了我国奶牛高品质种子工程的空白,奶牛每日单产预计可以从目前的35公斤提高到60公斤左右,每头奶牛年产奶量从目前全区平均的10吨提高到16吨以上,大大提升亩均产出效益。三是把握市场发展关键。瞄准产业发展,大胆探索创新,以提高土地效益、提升附加值为目标,重点围绕优质奶产业和肉牛肉羊产业,将工作重心由规模扩张向引进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构建全产业链体系转变,奋力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成功吸引蒙牛集团来灵投资,20235月,全球首座乳业全数智化工厂落成投产,有效带动形成原料、辅料等一系列产业集群,加速推动灵武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面投产后可实现“三个一百”(即100人创造100万吨年产量、100亿元年产值),打造出全球乳业最高人效比,达到人效、能效、品效、坪效“四效合一”。已建设的宁夏农垦贺兰山奶业有限公司白土岗第二奶牛场项目是宁夏农垦乳业下属大型标准化万头牧场之一,是目前全宁夏单体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场。同时盘活利用批而未供土地80亩引进宁夏富杨食品有限公司1.3万吨乳粉及乳制品生产加工项目,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为维护奶源市场价格稳定、推动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重要“兜底”作用,也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多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