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我市召开全市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对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加压、再落实,纵深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会议通报了全市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进展情况,指出当前我市道路交通安全仍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责任传导有差距、执法监管力度不足、协同联动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并对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清当前我市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复杂形势,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进一步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真查彻改风险隐患,抓紧抓实安全防范各项工作,最大限度遏制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精准防治,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坚决压降事故多发势头。要盯紧“人”这个关键,坚持源头管控不松懈,严把驾驶人培训质量,加大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要盯紧“车”这个重点,坚持严防死守不放松,严把车辆合规检验,紧盯“两客一危一货一校”和农村面包车等重点车辆,严肃查处非法改装、非法运营行为。要盯紧“路”这个基础,坚持隐患整治不懈怠,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要盯紧“违”这个诱因,坚持严查严管不手软,针对事故多发的时段、路段,深入开展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查缉行动,保持高压震慑态势。要提前应对、未雨绸缪,加强监测预警、隐患排查、联动处置、引导提示,扎实做好汛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要拧紧压实责任链条,完善制度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同配合,强化考核督导,加强宣传引导,守牢道路交通安全的红线底线,更好保障群众安全畅通出行。
据了解,在聚焦重点整治、提升治理效能工作中,截至目前,市公安局强化高峰时段勤务,组建8支执法小分队常态化整治交通乱象,开具违停处罚决定书3493张,劝离“僵尸车”20余辆,查处电动车不戴头盔、闯红灯、逆行等违法3478起,在“三超一疲劳”专项治理中查处各类违法行为9505起;市交通运输局通过不定时、不定点巡查开展治超联合执法,查扣非法营运车辆5辆,查获超限超载车辆13辆,卸载转运货物469.54吨;市教体局指导各校摸排校园空地及闲置区域,科学划定电动车停放区,做到“应划尽划”,缓解了学生及家长停车难题;市综合执法局集中清理非机动车乱停乱放200余辆,对73辆进行行政处罚、罚款1660元,与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签订《2025年灵武市互联网租赁电动车管理协议》,取缔非法马路市场160余处,规范占道经营150余起;市文投公司全面摸排市区及居民小区周边10036个停车泊位使用情况,并开放检察院西侧停车场154个车位、灵武重机械停车场(民生家苑)158个车位。
下一步,我市3个专项督导组将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各责任单位工作安排部署、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开展常态化督导,压实工作责任。要求各有关单位(部门)、各乡镇(街道)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部署要求,对标工作方案及任务清单逐项推进落实,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引导工作,着力营造全员参与、全域共治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