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市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召开2025年第1次会议,传达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中央、区市有关会议精神,审议有关文件,听取相关部门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市委书记、市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李伟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文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刘磊,市政协主席杨文炯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也是民生期盼。全市上下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重大责任,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从政治上强自觉、从思想上强认识、从行动上强担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紧扣各级各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查)反馈问题整改,探索走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和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会议强调,要加快培育高质量的生态经济,重点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抢抓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机遇,积极响应自治区打造中国绿氢谷、银川市建设能源转型示范基地战略部署,充分利用我市“水丰、光富、风好、地广”资源禀赋,以新型工业化引领、绿色化赋能、链条化延伸、高端化突破为方向,围绕“绿电、绿氢、绿色循环”三大核心,加速推进灵州化工产业园、国能灵绍直流等重大项目,逐步构建“风光火储”绿电和“制储输用”绿氢一体化发展格局。要深化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加快调整优化水、地、污、林、能、碳的供给结构和配置方式,加快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进程,深入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工程,优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壮大莎妃蜜瓜、上滩韭菜、沙坝头西瓜等绿色瓜菜基地,推动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实现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互促共进。要推进生态宜居城乡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六大提升行动”,统筹实施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社会治理“六个一体化”工程,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不断完善全民覆盖、城乡一体、优质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具有灵武特色的和美乡村。
会议强调,要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质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力推进入黄支流水生态修复工程,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坚定不移推进问题整改,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质效。要压紧压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要求,拧紧责任链条,全力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落地,推动问题清仓见底、对账销号。要广泛凝聚全民力量,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态文明价值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学校教育、社区治理、企业文化,着力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生态文明共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