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崇兴镇崇兴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新建了五座新型日光温棚,又依托温棚旁的闲置水沟养殖了千余只大鹅,不仅创新了思路、集约了土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更促进了崇兴村的产业兴旺,助推了乡村振兴。
12月6日,走进崇兴镇崇兴村设施农业生产基地,鹅叫声此起彼伏。在优美的环境里,大鹅或低头觅食,或悠闲踱步。
“锵!”伴随着饲养员的一声锣响,一只只身姿矫健的大鹅从四面八方奔跑而来,浩浩荡荡地直奔它们的饲料槽,嘎嘎叫着吃得香极了。
“我们利用闲置的一条水沟,养了1000只朗德鹅和三花鹅,现在的鹅苗成本一只是30块钱,人工工资和饲料每只是80块钱,这样他的成本是110块钱。现在剩有900只,到春节的时候,一只可以卖到最低200块钱,预计可以卖到18万元。”崇兴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忠介绍。
鹅产业具有投资小、生产周期短、生产风险低等特点,目前,崇兴村的大鹅们已到了出栏期,陆续开始出售。
大棚外是“鹅声朗朗”、寒风瑟瑟,大棚内则是生机盎然、暖意融融。走进西红柿大棚内,在一片绿意中,一颗颗大小不同的西红柿挂在枝杈间,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再过几天,这些西红柿就可以采摘出售。
“目前,每个温棚里面都种植的是西红柿,预计一个温棚的产量在15000斤左右,每斤卖两块钱的话,一个棚可以卖到3万块钱。”崇兴镇崇兴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忠说。
按照每个温棚收入3万块钱,崇兴村的五个温棚毛收入能达到15万元,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也为务工的村民增加了收入。
“截至目前,我们村的村集体收入已经突破100万元,到春节的时候,我们的鹅和温棚还可以收入20万元左右,预计今年的村集体收入达到130万元。”崇兴镇崇兴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忠说,村上接下来将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高标准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资金、盘活资源,让村集体经济再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