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下桥村小麦迎来丰收尾声,金黄的小麦颗粒归仓,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迅速启动免耕复种大豆工作,实现“麦收即种豆”的无缝衔接。
传统的大豆种植方式,在小麦收割后需要进行繁琐的整地工序,如犁地、耙地等。这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还容易造成土壤水分蒸发,墒情不足,影响大豆的出苗率和后期生长。而免耕播豆种技术则打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直接在小麦茬地上进行播种,一次作业就能同步完成种床秸秆清理、精量播种、封闭除草、测深施肥等多个关键环节。
在收割完的麦田里,一台台先进的免耕播种机正忙碌地穿梭其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粒粒饱满的大豆种子被精准地播撒在土壤里,同时,肥料也被均匀地施入,为大豆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这种免耕播种机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自动调整播种深度和施肥量,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在最佳的环境中生根发芽。
“以前收完麦子,光整地就得花好几天时间,还得担心土壤墒情不好。现在用了免耕播豆种技术,不仅省时省力,还能保证大豆的出苗率。” 种植大户杨鹏高兴地说。他今年种植的大豆,全部采用免耕播种技术。据他估算,相比传统种植方式,每亩地可节省成本80元左右,而且大豆的产量预计还能提高5%。
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广免耕播豆种技术,不仅是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更是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免耕播种,小麦秸秆能够直接还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同时,该技术还能有效缩短播种周期,为后续的田间管理和作物生长争取更多的时间。
下一步,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和掌握这一先进技术,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